八尺有余,容貌姣好,接着又笑着问:
“你就是那坊间传闻重情重义的谢朗?”
谢安陈一下又给吓跪了:
“回圣人,是学生酒醉狂妄了,甚是惶恐。”
天家能知道这事,也是因省元就一个,名头太大,自然宫里宫外多多少少都有些关注的。
闹出这么一场大热闹,连后宫妃嫔都知道今科出了个大情种。
只笑一介村妇,再好能好到哪里去?
无非是这做夫婿的还有点良心,没学那陈世美,有了功名就弃糟糠妻。
圣人抬手:“无妨无妨,都是年轻人,哪有不小酌两杯的。”
令人起来。
谢安陈起身后又朝李尚书一拜:
“小子酒后无状,还望李大人恕罪。”
天家都说了无妨,李尚书岂敢说别的,只还礼道:
“谢郎多礼,老夫也代犬子替谢郎赔罪。”
谢安陈却不敢受,继而再拜:
“误伤了李公子,一切都是谢某之过。”
朝中也不少忠义勇耿之士,听这话的意思大概都明白了。
一个寒门小儿初来乍到,就敢削主管科举衙门的礼部尚书家的衙内,是个真性情的汉子。
不免纷纷侧目,一看长得还好。
又多增添了几分路人的好感。
圣人一边拿着文章,一边看他们堂下打机锋,挺有意思。
朝堂好久没有这般热闹了,看来还得有新鲜血液注入啊!
“嗯,谢小郎你这文章写得不错,学思优长词理精纯。
文笔看起来很是老练嘛,没想到竟是个青头小子。”
得此圣赞,谢安陈躬身行礼:
“圣人谬赞,学生惶恐。”
圣人又问:“除了屈子的《天问》,《九歌》十一章你还喜欢什么?说来听听。”
殿试正式开始了,朝臣们都静静地看着他作何答。
谢安陈梦境里回了河伯,被派去治水。
也确实实现了一腔热血抱负,为国为民问心无愧。
只是结局不大甚好,这次他仔细又想了下:
本朝重文轻武,但骨子里尚武的血液一直流淌不息。
故而这次他回《国殇》。
十一章里没有这篇更贴题的了。
“回圣人,屈子高才学生难以望其项背,单九歌而论······
学生每每读国殇篇尤为震撼,热血难息!”
谢安陈立于堂前,不卑不亢地开始上陈:
“弱楚为抗击强秦,将士们前赴后继奋勇而行,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新不惩!
明知不可为而为,是视死如归是保家卫国是忠君报国!更是士为知己者死!
是贤君之下,我等愚臣无以为报的以身相许!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说的慷慨激扬,布衣振奋。
听得一干朝臣热血沸腾,跟着一起豪情壮志。
有个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将军,开始吟唱。
唱起了往日跟着当今高祖陛下征战沙场一统天下时军中合唱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带动了一群武将齐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右边的文臣也不甘示弱,纷纷举袖众喝:
“守四方!守四方!”
圣人捋了捋胡须,嗯,挺好,若是打战这小子至少能干个监军。
兵部尚书瞧得那是一个眼睛都直了,终于来个好苗子,你们谁都别和我抢啊
众臣唱完,接着一起跪拜,三呼万岁。
再表:天家圣人贤君在上,我等愚臣甘愿赴汤蹈火,以身为国报效圣人。
哄得龙颜大悦:“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