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了饭馆,赵圆面上仍是笑意盈盈,一双杏眼在灯下格外亮。
饶是温思谨淡定有余,也忍不住重重瞥向她,面上稍显几分委屈。
便是不用想,他都知道方才那饭馆的人事如何想他。
“抱歉抱歉,是属下的错。”赵圆作抱拳样赔礼道,只是歉意却是寥寥无几。
“赵捕头说哪里的话,请人吃饭若有错,这天底下便没有对的事情了。”
赵圆被不轻不重的噎了回来,说来好笑,她反倒更乐了。
今日乃中秋佳节,衙门里的人应当都忙的团团转,即便是做大人的也不例外,偏偏这青山县的大人不走寻常路,看着夜色将近,早早地告了假带着手下的捕头出来瞎转悠。
中秋本是极大的节日,向来热闹,青山县也不例外,即便有一个没什么过节想法的县令大人,县里的百姓依旧各种杂耍、猜灯谜、吃食点心样样俱全,十分热闹。
街上来往的行人极多,置身处尽是各色欢声笑语,赵圆虽不是什么爱热闹的性子,这会儿却也被感染几分,唇角染上几分笑意,面色肉眼可见的欢欣起来。
“可是喜欢这盏灯?”
温思谨见她望着架上挂着的兔子灯笼,以为她喜欢,抬手便将店家招呼了过来。
不过是片刻功夫,那架上的兔子灯笼已换了主人。
“你怎么......?”赵圆看着自己手里提着的灯笼,一瞬间没说出话来。
这灯笼倒是轻巧可爱,十分有神,眼睛和鼻子描绘的十分细致,若不仔细看,说不定还会错认成真的兔子。
待她回神,只看见他徐徐往前的背影。
中秋热闹,耳边尽是喧嚣,只是这喧嚣难免吵得人头痛。
正当赵圆想着哪里会比较清净时,附近的声音陡然大了起来,其中有个声音听着有些熟悉。
再细细一听,赵圆猛地回头,果然是刘浩明。
男子声音明亮,中气十足,在一众百姓中毫不逊色,更不要说他口中喊的是“书鸣”和“铃铛”两个名字。
赵圆忙拨开附近的人群,艰难地往中间走去,心中有些慌乱。
好不容易挨近了刘浩明,只见他不知何时跃上了商铺顶上,面容尽是焦急。
“浩明!书鸣和铃铛怎么了?为何这附近都不见他们?”
赵圆瞥见身旁的石墩子,足尖微点旋身飞了上去。
匆匆赶过来温思谨伸手要抓她衣袖,指尖堪堪划过她的一角,眨眼的功夫她已在顶上站定。
刘浩明的手中紧紧抓着一只灯笼,还提着几只几包点心,目光急切地在人群中扫过,不时露出失望而焦虑地神色。
瞧见赵圆上来,他忙说道:“老大,书鸣和铃铛不见了。我让他们站在东南角的那棵槐树底下,不到半刻钟,待我回来,他们就不见了。”
他的面容上露出几分后悔,声音中带着万分自责,“都怪我,今日人本就多,我还丢下他们二人,我不该离开的......”
说着他的眼睛都红了一圈,往年中秋多有拐/卖的事情发生,大多被拐/卖的都是芳龄正好的女子和较小的孩童,而这些人被找回来的只有很少很少。
看着刘浩明痛苦自责的模样,赵圆拍了拍他的肩,正声道:“铃铛和书鸣不见的时长尚短,你暂且别着急,我们先派人去四处搜寻一番。今日人虽多,但也意味着行凶之人无法快速离开这里。与其自责,不如快些去寻找。”
赵圆这番话不仅是说给刘浩明听,也是给心中不安的自己听。
越到这些时候,则越心急。
刘浩明抬手用力擦了下发红的双眼,提气往县衙的方向飞去,一双眼用力睁着,目光锋利如刀。
见着赵圆神色不好飞身下来,温思谨几乎是立刻询问:“如何?”
三言两语说了事情,温思谨几乎是说出了同样的话,让她千万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