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是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我调节的关键,所进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使其能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正确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健康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家庭学校,社会所提供的良好的环境中,依靠自身努力和锻炼形成。在学校,我做过核酸志愿者也许会有人抱怨怎么又做核酸或是太热的问题但是每一次做核酸都是为了保障大家安全,医护人员可能是刚下完夜班就来穿上防护服坐一上午重复做核酸的动作,我们志愿者也提前通知好做核酸,摆放物品维护好秩序一次又一次。可是工作中也会有矛盾,会有人觉得你那么努力就是表现,然后背后议论,为此我还哭了一大场,但是哭过之后经过宿友的提点我也就释然了,毕竟大家都看在眼里我端正态度,由此可见,健康的心理对我们的重要。
因此,大学生想要取得成功,获得幸福,就必须塑造自己良好心理素质,去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只有平衡好自己的心理,以健康的心态对待一切,我们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五)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承受的东西越来越多,焦虑,抑郁,强迫等各种心理问题陆续出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大学生也是社会的其中一个群体,这些问题同样也在他们身上发生。在这个从象牙塔即将与社会接触的节骨眼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诗人吕凯特曾经说过;“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曾经有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障碍疾患率为23.66%,这已经成为大学生首要的心理问题。患抑郁症的原因不是由某个单一因素引起,而是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个性特征,自身内分泌功能或者是脑功能的原因。而焦虑症则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它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正常范围内的焦虑有助于我们工作和学习效率的提升,若超出正常的范围,则会出现轻微焦虑,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焦虑症,强迫症虽不及以上两个症状严重,但也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有的具有强迫思维,有的具有强迫行为。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什么大学生会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呢?其实探究他们的生活和学业便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成因。
首先是人际交往方面,人际交往是贯穿人终身的一个事件,只要人活在这个世上就不可能不进行人际交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人际关系密不可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使工作和学习变得轻松,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包括社交恐惧症,孤独感,自卑感,嫉妒感,猜疑心等。有些大学生怕与别人交往,也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而有些感觉别人都不了解自己,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到很孤独,有些大学生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与别人交往时缺乏自信·有的嫉妒感很强,处处与别人比较,如若哪个方面不如他人便产生嫉妒心理,甚至远离那些他们嫉妒的人,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利·还有些对别人总是有不信任的态度,戴着假面具与别人交往,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与人交往,而且还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严重者还会诱发心理疾病。
也有学业和就业方面的问题。虽然大学是个能让人全面发展的阶段,但学业和成绩仍旧是个重要的部分,,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成绩遥遥领先,到了大学,身边的人都很优秀,心里便产生了落差。若不能即使调整,便会出现自卑,嫉妒的心理·在当下这个内卷严重的社会,大学生学业上的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