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3 / 3)

“起码他们现在还没有。”杜氏不死心道。

闷闷不乐的杜氏,不再出声。

“说正事。”赵煦琢凑近妻子,低声道,“我们那处院子怎么样了。”

闻言,杜氏一顿,忍不住看向外边,生怕被人听见他们的话。

高堂建在不分家。

何况私产。

按照规矩,他们是不能用私产的。

除了他们夫妻俩自己,没有人知道他们这一房里在外面有一处产业。

是他们私底下自己偷偷安置的,从头到尾都是赵煦琢一个人处理的。

为以后分家做准备。

托了三年前的福,他们在城里西南边上置了一处商铺。

前面商铺,后面住人。

他们用不到,就给租出去了。

每个月挣点小钱。

杜氏声音低不可闻,“怎么好端端问起这个?”

“刚才听了父亲的话,我也想私底下藏点粮食,以备万一。”赵煦琢说。

“有这个必要吗?现在爹娘身体安在,没必要花这个钱。况且,我们的钱为了这个铺子,已经花的差不多了。每个月就靠例银和商铺的租金过日子。”

“我是想私底下倒卖粮食。”赵煦琢看着妻子说道。

可以赚钱,也可以存粮。

一举两得。

杜氏一愣,“可我们没有这个本钱啊!”

“问朋友借点,我私底下问娘讨点。”

赵煦琢说出来自己的考虑,“大明建国两百多年了,历史上的国家很少有三百年的国祚。”

“现在谁不知道......长久不了了,我们得早做打算。”赵煦琢说,“我读书不行,又不是长子,家里的产业将来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我......”

“别说了,我心慌......”杜氏害怕的打断他的话。

她是个妇人,也知道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个道理。

“唉,不说了不说了。”知道妻子害怕,他也不在说了。

其实他自己也害怕。

三房。

三少爷夫妻俩也在说着私房话。

夫妻俩都很不高兴,今天大哥一回来看这饭菜丰盛的。

每次都这样。

这能让他们好受吗,都是赵家人。

这待遇也差太多了。

赵家一共三房,他们三房地位是最差的那个。

就因为赵煦城是庶子,读书又不成,没什么大出息,便处处低人一等。

家里大房是最让人看不过去的,赵煦谦是嫡子也是长子,读书又好,处处压他们一头,家里一切都是他的。

二房赵煦琢也是李氏肚里出来的,和赵煦城一样,读书都不成,可帮着管着家里的田产地铺,私底下能落下不少好处吧。

那像他们三房,凭借老爷子的关系,赵煦城当着文书小吏。

现在还好,以后分家了,他们该怎么办啊?

各房各有各的心思。

这是她还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