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 3)

我为大唐出过力 玄北 1671 字 2023-09-03

教人编渔网这一消息传出去,立刻引起轰动。

这个时代不少手艺普通人入门都找不到,很多工艺都掌握在世家奴仆手中,哪怕最寻常的木匠手艺也是父子相传,编织渔网这门手艺属于渔夫专属技能,生活在岸上的人还真很难见到。

渔网这东西属于消耗品,极容易腐烂,平常不以捕鱼为生,很少去买渔网。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饿着肚子,别说鱼,草鞋都恨不得煮了塞肚子里。

才过去半日就有人拿了麻线过来。

赵乾干笑一声,看着只有拳头大的麻绳,这点绳子恐怕连织个羽毛球拍都不够。

也有人将自家麻袋扛来,问他要是行就把麻袋拆了。

寨子里号称千人大寨,实际上只有壮汉被寨子抽走,这些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的家眷都自己解决吃喝住等问题,顶多分一块荒地自己去种。

很多家庭都靠着成年壮力发的那点粮食过活,一听赵乾这里教人编渔网,陆陆续续有人找过来,多是家中妇人,还有不少半大孩子,一个个手脚浮肿,显然饿不行了。

有人看麻袋没拒绝,也跑回去抱了破麻袋过来。

赵乾干笑一声,寻求了所有人意见,将麻绳都聚集在一起,所有人出动编织两条大网。

半天拆线,一天织网。

两条长五米宽一米的沉网,一眼五指粗,一眼两指粗。

简单的竹筏下了水,一人拿着网站在岸上,站在竹筏上的另一人拿着另一头,竹筏行至水中央放下,网下方坠了石头让一面下沉,上方拴着竹竿斜插在水底。

另一面网如是操作,两张网只相距不到半米。

午后下的网,晚霞时岸边挤满了人,一脸期待等着丰收。

当河中央的网被提起来后,看到那渔网上密密麻麻的鱼时,所有人都惊住了。

“有鱼!好多鱼!”

鱼太多,出水后加重,网被扯破了,死去的鱼掉进水里,本来杵着长杆的人忙趴在竹筏上伸手捡回来。

剩下的网也不敢提起,竹筏飞快往回划,借助水浮力拖着已经纠缠在一起的渔网回来。

竹筏靠岸,众人一脸喜悦过来拉网,好多鱼,有些还活着到岸边脱网,相继有人跳下水去抓。

“别跳,大冬天的风寒了不值得!”赵乾大声劝说。

没人在意,全都一脸喜气。

渔网初次下水就获得大成功,或许是从未有人这般大肆捕捞过,傻乎乎的鱼直接撞在了渔网上,隔两三个眼就一条。

提供麻线的一共有四十多家,这次每家都分到了两条大鱼三条小鱼。

剩下的十多条众人一致同意归赵乾,一行人高高兴兴提着鱼拖着渔网回家,连凛冽的寒风都不在意了。

这晚,寨子里不少人家传出煮鱼的香气。

赵乾几人也在吃鱼,黑乎乎的鱼汤喝着带着苦涩咸味腥味,但是没人敢挑食,全都忍着恶心吃了。

不是不想烤,肚子饿极了,只想快点吃点什么填填肚子。

“没想到来古代后我最想念的是生姜。”陆映青干呕一声,赶紧喝了一口清水压一压。

初瓷遗憾道:“要是有油就好了。”起码煎一煎,煮出的汤是奶白色。

她在收拾其他鱼,小孩嘴挑,一口都不肯吃,她只能用火慢慢烘烤,盐块泡水,再简单用布过滤几下,用枯草沾了刷在鱼皮表面。

赵乾收起昂贵的盐块,这是他们目前仅有的调料。

盐块带着杂质,吃的时候用石头砸一小块,因为不纯带着一股挥散不去的苦涩味,可没得挑,这年代普通人吃的就是这种盐。

几个人都知道怎么提纯盐,但是没必要,当前最重要的不是盐的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鱼汤还没喝完,外面传来繁杂的脚步声,三个男人脸色一变,飞快爬出地窝。

“大牛,这是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