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请林姑娘来过府小住。”
姜珏点点头,并不大在意。
林姑娘到姜家小住,也不过是陪着林氏和林然,或许老太太喜欢,还能陪着老太太玩一玩,姜珏一个外男,与她是没有交集的。
姜珏自认为,这一生他和黛玉的交集仅止于那一晚和林如海守灵时的那两句话罢了。
此后便再没有了。
林氏又说起别的来:“圣上恩德,准许后宫妃嫔回家省亲,他们家正忙着盖省亲别院,上下人等都停不住脚,她一个闺阁女儿,也插不上什么手,到咱们家里多住些日子也是无碍的,就怕她外祖母不舍得。”
姜老太太笑道:“阿然自回来后,一日几次的说她姐姐这也好那也好,我早想见见了,只是人家官宦千金,又是国公夫人的外孙女,不好无礼的。”
林氏忙笑道:“她不是那等轻狂人,母亲见了就知道了,林姑娘再知礼不过的。”
姜老太太点头,又向姜珏道:“我同你太太在这里说话,你去别处顽吧。”
姜珏知道这是老太太有意同林氏再说说林姑娘,他在这里不方便,便知趣的退下了。
“世家大族教养的女儿自然比咱们这等小门小户的强,阿然跟着林姑娘也能学些大家子的规矩。”姜老太太笑道,“林家本是书香仕宦之家,在咱们家里到底是委屈阿然了。”说着,姜老太太拍拍林氏的手,“你也是,阿清,这些年嫁到我们家里来,也委屈你了。”
林氏忙道不敢,又说道:“我父亲和兄长的后事全赖家里操持,更别提这些年怀哥儿和然姐儿,哪样不是……”
姜老太太摇头,道:“你父亲当年帮过咱们家老太爷,这都是应该的。”
话说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可能记着恩情的能有几家,林氏年少时曾定下过一门亲事,对方也是耕读之家的男儿,可却因为林氏败落,说退婚就退婚了,更因此妨碍了林氏的名声,否则她也不会到十八岁才嫁给姜家做续弦。
姜家门第虽不如林家,胜在家中老太爷老太太老爷都是知礼记恩的人,就因为林氏的父亲当年的举手之劳,这些年对林氏也好,林怀林然也罢,都是从不亏待,尽心尽力的照顾扶持。
林氏和姜老爷虽没有男女之情,不过是搭伙过日子的情分,林氏这个当家主母的本分尽到了,姜老爷也十分尊重这个正妻,虽有小妾在,可却没有敢挑衅主母的。谁家没有个小妾姨娘,林氏已然知足了。
再说长辈,姜老太爷和姜老太太都是再和煦不过的公公婆婆,林氏自嫁到姜家来,从来没有被为难过。
姜家如今虽只是皇商之家,根基浅薄,可姜珏如今已有举人功名,后头的孩子们也都在读书,飞黄腾达,日后也未可知啊!
林家那边还有个林怀在,日后他登科入朝,撑起林家门楣,林氏在姜家只会更顺心。
这样想着,林氏心道,哪里有委屈,如今已然很好了。
“咱们一家人,哪里就说这个了。”林氏笑道,“改日林姑娘来玩,不如也叫琳姐儿一块儿来玩,她比林姑娘大上一岁,想必更有话说呢!”
姜琳是卫姨娘的女儿,今年十一岁,是姜老爷唯一的女儿,性子跟她娘一样,最是张扬不过了,不过她也就是个窝里横,只敢在姜老爷和卫姨娘跟前任性耍脾气,在旁人跟前是万万不敢的。姜老爷难免宠爱些这唯一的女儿,但也不会容许她在嫡母和祖父祖母跟前撒泼。
姜老太太哼道:“你是好心,只怕人家疑心咱们要害她呢!”
姜老太太这话自然不是无的放矢,姜琳是卫姨娘的第一个孩子,她生第二个孩子姜瑾时,恰逢姚氏难产去世三个月,全家上下对卫姨娘和姜瑾是一视同仁,她自己却不知怎么多起心来,总怕旁人因此怨怪她与姜瑾。
姜瑾有一次在姜老太太这里玩,回去就发了热,小孩子生病本是常事,姜瑾那次病的也不重,吃了两贴药就好了,卫姨娘却话里话外几次暗示老太太瞧不惯姜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