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大公子武鸿是个一心专注刀枪功夫的,虽说娶了妻,夫妻也和睦,大少奶奶也是个性子温和的人,并不拈酸吃醋,但是武鸿却没有纳妾的心思,大少奶奶虽说大度,但是夫君无意纳妾,她自然愿意顺水推舟,故而,春兰想走门路,也无路可走。
后来武松认亲回家,春兰又开始蠢蠢欲动,她找了关系,让一位妈妈在夫人面前说和,只是,夫人却道,武松应当先娶正妻,即便是通房,武松年轻气盛,万一弄出孩子来,影响不好。
毕竟,高门大户,还是比较看重嫡庶的,有些清望的家庭,更是立了规矩,必须先有嫡长子,才允许有妾生子。除非主母多年不孕,迫于无奈,才能让妾生子,记在嫡母名下。
春兰眼看武松已经议亲,想着自己再熬一二年,再找找那些陪房妈妈的门路,总有机会。谁知,将军夫人不让府里的丫头当武松的通房,却允许武松从外面带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当妾。这让她心里怎么能平衡?
不过,春兰转念又一想,能迷惑住武松,让武松求了夫人,接进门当姨娘的女人,必定有些本事,肯定是会讨男人欢心的,自己在她身边伺候,也能见到武松。若是再用些手段,说不定武松也会求了夫人,把自己纳进门,当个妾室。
所以,对于金莲,她明显就有些敌意了,在她看来,这就是个未来会和她争宠的女人。
金莲以为,武松既然把她接进门,总会过来一趟,谁知,武松竟一直没来,到了晚上,还不见武松的身影,金莲只好向春兰打听道:“你可知二公子在哪里,他可是有事?”
春兰故意道:“姑娘也太心急了些,进府第一日,便这般想念公子吗?姑娘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公子公务繁忙,以后还要娶妻纳妾,哪里能天天顾及你?”
春兰见到金莲脸色微变,只觉得称心如意,这才道:“我听前院小厮说,公子以前的哥哥,好像叫什么武大郎的,一病死了,也没人照管后事,公子顾念以前的恩情,去帮忙处理丧事了。”
武大郎竟是死了吗?金莲听到这个消息,只是惊讶了一下,却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
于她而言,武大郎行事恶劣,想用她传宗接代,还想把她卖去青楼。武大郎死了,她应该高兴,只是,她却没什么高兴的情绪。
或许是,自己如今的日子已然是十分难捱,所以,心情低沉,别人是死是活,她也没心情去欢喜或是难过了。
不过,武松这几日不在,她心情也略略舒畅些,说不定能找到机会,离开将军府。
如此过了两三日,金莲发现,春兰做事并不尽心,有时候要茶要水,都要推三阻四的。好在金莲本就是个不惯别人伺候的人,能自己做的便自己做了,春兰愈发觉得金莲软弱可欺,做事更加不尽心,喊上三四次,可能才动一次,嘴里也多是怨怼之语。
这一日,张妈妈来了,冷着一张脸道:“姑娘,夫人有请。”
进府这几日,金莲只在这小小一方院落,日常所见,只有春兰,想要出来走动,门口却有两个婆子拦着,只说公子吩咐,让她在小院里好好休息几日,无事不要出来。
金莲也知道,两个婆子奉命行事,不愿与她们为难,只好待在院里,闭门不出。
如今将军夫人要见她,那她倒是可以观察一下将军府的布局,看看有没有适合逃跑的路。
金莲跟着张妈妈,一路东张西望,张妈妈便有些不喜,提醒道:“姑娘注意一些,将军府不比外面,是有些规矩礼仪的。在路上行走,左顾右盼,实在有失体统。”
金莲听了这话,便只好规规矩矩的走,只用眼角余光看周围的环境。
很快,两人到了明月堂,武夫人端坐在上首的位置,满头珠翠,一身华贵衣裳,看起来雍容华贵,却又带着十足的端庄稳重。
金莲虽然在现代受到人人平等的教育,但是在古代,她也知道,人是分等级的,所以,她识相的屈膝福身,平静道:“妾身金莲拜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