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的艺人,“你在国内真的很红了,从开幕式红毯开始,到国外媒体追逐你,然后电影首映,场刊评分又搞,你在国内霸屏了,不仅社交平台电视台都在播放你相关的新闻,相信我,乡下只要有电视的阿叔阿姨都能认出你的脸!”
“你知道我最近收到了多少家媒体独家采访邀约吗?就算我们人在戛纳,国内代言杂志封面邀请雪花似的飞来!VOGUE(Korea)被誉为最难上的时尚杂志,它邀请你做为8月封面人物出镜!”
金正浩有种微妙的荒唐之感,他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试图说服自家艺人相信她红了。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是艺人红了,经纪人告诫不要飘啊。
“我oppa 或者公司做了什么吗?”女演员还是很疑惑。
“我们就正常宣传,你又没黑料,其他多余的事都没做!你想想呀,人都是慕强的,而且有些人对欧美国家很崇拜,你被国外媒体追捧,国内不可能唱反调,电影协会也不会允许,《日出》的成功也是他们的成功!还有忠武路90后女演员断层,后继无人,你出现正是好时候。”
女演员闻言沉默,然后默默着喝水,有种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觉,娱乐圈的玩法真的很不同呀!
翻看完国内评论,李睿珍找到欧美国家地区的简报,内容相对少一些,毕竟是国外电影关注度不是一样量级的。
法国《世界报》的标题,“本届电影节最大的发现——《日出》女主角李睿珍”文章探讨了演员的表演方式,并对李睿珍的演绎方法进行分解,得出结论这是独属于她的依靠天赋本能的表演方式,有参考性不确定是否具备复制性。
其他媒体也有类似论调,意大利《每日报》探讨了历史事件中的个人与群体,德国《时报》探讨了太极国电影的镜头艺术,但提到表演大都是正面积极的评价,很少负面评价最多是觉得一般。
不过欧洲电影的评论特点,就是“导演中心论”,他们认为电影是导演的作品,评论重点也是导演。
对于目前火热的情况,李睿珍和李正宰交换过奖项问题,两人意见出奇一致,都觉得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获奖几率比较大。
前辈是凭借从业二十多年经验判断的,后辈是凭自己的直觉,电影大家都看了,虽然男女主角表演都不错,但是所在比重不够,电影核心是导演,是电影本体。
柳镇林的人物有些单薄,前辈再好的演技也没办法突破人设表演。李惠贤虽然是灵魂人物,但她的戏份比重也是制约因素。
“但万一呢?”金正浩还是抱有希望,“好的电影,男女主角好的表演也必不可少!”
是呀,万一呢?谜底还没揭晓。悲观点想,《日出》现在大热,但大热倒灶的情况又不是没有出现过。
“My princess!”“惠贤!”“李,我爱上你的角色了!”“……”前几天默默无名的李睿珍,现在走在Majestic Barriere Hotel里也能被一些电影爱好者认出,“谢谢,您的喜爱!”“谢谢!”
李正宰扶了扶墨镜,“My princess,真是受欢迎呐!”首映反响很好,男人的心情也非常愉悦。
“前辈!是我们的电影受欢迎。”后辈抚顺被风什么吹起秀发。
李睿珍试图放下多余的心情,开始真正享受戛纳的美景。自从升上高三,她就没有出来旅行过。
回忆这短短半个月,一开始的惊喜,得知要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喜悦,很快被忙碌冲淡,李睿珍的礼服由自己购买,妈妈赞助了珠宝。然后是试妆试造型,以及被经纪人要求背下的获奖感言稿,虽然机会比较小,但有备无患。
红毯前的紧张,后来的自如。对奖项的渴望,以及后来的平常心。
“前辈,你知道吗?我觉得这好像一场梦,一场与我以往生活全然不同的梦。”李睿珍来到阳台,出神的望向远处的灯火,轻声呢喃。
微风拂过,吹散她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