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了,公社这边每年确实也有四个考上大学回城的。 知青们为了回城,也不拘着要考上什么大学,反正凭能力和实报志愿,考上了就好。 周云梦陪林母聊了几句,又:“今年山茶也要考呢,她最近紧张不?” 昨晚她倒是有和山茶聊过几句,山茶她心里踏实有数,不用担心。从昨天下午山茶有空陪宜宜在门跳格子跳得起劲,就感觉这孩子心态挺好的。 不过山茶也可以没和她实话,好的事,她才会多林母这句。 林母:“山茶不紧张的,我看她啊比知青办那些人稳多了。” “你看这会学校二的都紧张,恨不得直接学到夜深,直接在教室里睡觉。山茶就轻松多了,放学到点就坐着车回家,还和我们聊会天,帮忙拿碗筷,晚上吃过饭再回房去学习。” 前年林家又扩建了下,多出来了两房,山茶和小米睡一,虎头和石头睡一。这钱公中出了一半,大房二房用小家这些年攒的钱,也凑着出了剩下一半。 要不然随着孩子长大,这家都不够住了。 周云梦听了松了气:“那就好,咱山茶这是自己有把握了,松弛有度呢,我们顺着她的节奏来就行。” 林母笑着应是:“可能以前打的基础好,她每回考试都是前名。还好当初老媳妇你愿意教山茶识字,给她买书,她自己也肯学,才有今天这好成绩。” 实话,林母有时候夜里躺床上也忍不住和老头子感叹,这山茶是个有福的。 那会她也就想着孙女能识点字很好了,谁能想到突然就恢复考,学校也重办了起来,搞不好啊,今年山茶还真能考上大学。 周云梦笑:“主要也是山茶自己的努力,也幸亏咱国家恢复了考能有书读。不止山茶,面那些孩子也会越来越好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话算到林母心坎上了,她笑着连应是,又起最近听的消息。 “你爹不是爱和那些老头去大队听收音机吗,好像国家正在推广什么包产到户政策,有一个地方推广了收成比产队集体劳作好多了,百姓赚的钱也多。这两年好多大城市附近的公社都这么干,我估摸着也快轮到我们了。” “我到在还没搞白,这包产到户具体是怎么个法。你爹也是,知道个大概,解释得不清不楚的。” 林母把求知的渴望放到老媳妇身上。 好在周云梦也没辜负她:“娘,我也有在杂志上看到一些于包产到户的文章,都这政策好……” 简单来,这年头的包产到户就是包一奖赔,包产、包工、包费用,超奖少赔。 其实就是每家按户上的人数来承包一定量的耕地,完成每年的收成任务。产出来的粮食依旧是集体分配,年底结算的时候,完成包产任务的按规定结算费用。 超产的有奖励,少产的受罚。 林母算是听白了,一拍大腿激动道:“那这政策好啊,咱家都是能干农活的,勤勤恳恳的,可耐不住那些拖腿的人在混日子啊。这每年工分都是按照收成来分钱和粮食的,要真能包产到户,对咱家肯定有好处的。” “超产还有奖励,就你爹带着老大老二他们,伺候庄稼的一把好手,收成肯定好。” 林母越越激动,光是想想就兴奋,恨不得这包产到户的政策马上就落到清河产队来。 周云梦笑:“快了快了,既然爹能在收音机那听到风声,要不了多久应该就会落实到咱村里来了。” 林母忍
第 92 章 变化(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