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里调油的生活(2 / 3)

万花筒 李莉李莉 1724 字 2023-09-23

送你的哥们去听,就是这会打电话来不来得及。”

郭大伟为难地说道:“他们,还是算了吧!”

其实郭大伟是不想郭君宁跟自己那帮穷哥们多接触,那年过年在家招待了他们一回后,他们都把他当成了傍上富婆的摇钱树,有事没事打电话让他办这个办那个,比如吃饭掏个饭钱,唱歌自己买单这些也不就说了,有时候还借钱不还,现在他和他们来往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郭大伟怕他们张口不是借钱就是想让郭君宁帮着找个不上班就能领工资的工作,他那帮小混混朋友自己偶尔放松放松找他们玩玩还行,郭君宁还是算了,最好别接触,免得给自己找麻烦。

再说了这票本来就不好买,是花了双倍的钱从黄牛那里拿的票,多出来就两张,他那几个哥们也分不过来,给谁不给谁将来都不好交待,与其得罪人不如谁都不送。

郭君宁看郭大伟不愿意将票送他哥们也不勉强,略想了想便笑道:“我想起个人来,咱们给刘姐打电话,她肯定喜欢,这种文艺圈的活动咱们把她叫上她肯定高兴,只是还剩下一张怎么办?”

莫如玉知道郭君宁说的刘姐就是刘小华。刘小华现在在市里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文化人,她这两年在本地一个杂志上发表过几篇散文诗,因身处底层却坚持写作,比那些专业人士有更多生活体验,写出来的东西也更接地气。

比如她有一首名为《四月再见》的短诗发表后,莫如玉拿着那首诗爱不释手,不但将它背了下来,还追着问刘小华这首诗是不是四月最后那天写的,是不是那几天看过京剧或其它戏剧,否则怎么有那么生动形象的描述。那首诗很短,是这样写的:

四月走了,

从凌晨的街头悄悄走了。

春风一夜,

这一夜像送走了一个世纪。

四月有很多回忆撒在李白酒杯里蜿蜒出的路上

那不是蹑手蹑脚一路走来的碎步,

是念白起,眉眼含风带露的任性,

是春雨微,青翠慢伸懒腰的华贵,

是夜风起,暖温暗送秋波的找寻,

是疏梦醒,缱绻揽住芳华的缠绵。

是路人甲云里翻约来的春意,

是路人乙兰花指卷出的绰约,

是路人丙水袖舞缠绕的风姿,

是我们用执拗的笔让快乐开出花朵铺满在春天的画卷上。

四月!

我们在记忆的门楣上,

将你和初心一起刻下,

用一年的光荫成就此刻。

我们来年再见!

同样的小诗隔一段时间就能在杂志上看到一篇,因刘小华笔耕不缀,引起了市文学爱好者的关注,还上过一回地方电视台的采访,小小的出名虽然没给她带来什么经济效益,但在读书写作方面也算小有成就。

刘小华现在是逗逗食品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工资比自己在夜市最高时还要高。应该说刘小华现在已经成功转型,从蓝领变成了城里的白领了。

莫如玉之所以提拔重用刘小华,一方面她觉得刘小华出了名还能留在她这里算是给她面子了,有时候谈业务带出去给别人介绍自己的下属是个诗人,会给公司的商誉增值。另一方面刘小华文笔好,有时候公司向外报送的文稿材料也确实需要这样的人。而且刘小华和自己相处多年,她觉得刘小华是个非常能靠得住的人。

刘小华在莫如玉公司成立后不久就被提拔到现在这个岗位上,她觉得莫如玉对她是真的不错。走一处不如守一处,她在市里小小的出名后,确实也有个别做文化产业方面的公司想聘她去给自己公司增加知名度,但刘小华都拒绝了。

刘小华认为当初莫如玉在最艰难的时候收留帮过自己,而且莫如玉这里的办公室主任不像其它公司同岗位的人,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应酬。

莫如玉早就说了,她的公司不搞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