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书(2 / 3)

锦水东逝 携琴载酒 1638 字 2023-08-23

人哭做一团。

“姨娘嘱咐爷冬月里保暖防寒,使不习惯的就写信告诉家里,派小的给您送过来;这包袱是姨娘准备的,要亲手交给爷;另外姨娘还说,包袱里有封信,请爷务必看一下给个答复。”

三个小厮捧着几个锦缎包裹,打的严严实实的结;周彦邦嗯了一声,这院里的几个粗使婆子接了过去,收拾归置不在话下;

周彦邦没有住在衙门里,而是自己买了一处四合院,他素来喜欢清静,一个人习惯了;虽然官俸有限,他在任上也只是暂住;但毕竟是富家少爷,看到喜欢的就买,周家尚不吝啬这些银钱;

总有很忙的时候,也总有不忙的时候;比如此刻,日暮十分,残阳如血,映照在台阶前、门槛上、窗棂上;周彦邦正在写一篇政论,他写东西使全神贯注,最讨厌人打扰;一篇洋洋洒洒写了约摸两个时辰,一气呵成之下才搁笔稍事休息;喘口气的空间,蓦然回首;闲庭寂寂的小院里,一颗高大的梧桐树树影摇摆;风来雨来时,树梢抖动着映在窗纸上;周彦邦偶尔会停下来,听一听,想一想;此刻他看到了家中送来的信,土黄色信封,中封红色洒金宣纸;他瞄了一眼,不看也知道是何事;姨娘的信函向来啰嗦,一件事情三页纸也说不完;

周彦邦心中思忖,现时姨娘最忙的就是他的婚事,但未必是家中最忙的;姨娘的信中暗暗抱怨,余氏在这关键时刻却又病倒了,孙姨娘虽然心中恼怒却也只是怒不敢言;只在信中跟他无限幽怨。

‘夫人只说自己病中,也不去见苏家姑娘,只打发二婶母前去相看’

‘正逢八月团圆,大节下;该准备节礼、酒水、绸缎等预备给姑娘家送去;夫人也只是一味推脱,做样子都不肯。’

‘你走以后春蕊一直记挂,许多衣物器具都是她准备,真是第一知心人;若你成婚,切勿忘记她这些年的体贴。’

“迎亲书就请外头先生代写吧!”

周彦邦了然,怨怼的话一概不看,只抓重点;是了,迎亲书才是当务之急,只是这迎亲书他想亲自动笔。

他不惊讶于乍然的婚事,婚事于他早晚的事;是高门还是小户,姑娘是无盐还是博识对他而言都不重要;他需要的是夫人,比如有东西就要有南北,有日就要有月,有阴就要有阳;他旁边总要有一位主内的夫人,夫人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位置上要有人;自古父母媒妁,成了人都要走这一遭,仿佛天地间的至理,没有人可以辩驳也没人可以反抗,生儿育与开枝散叶,这些都是夫人的职责和他求功名耀门楣一样的道理;

他心中无任何波澜只是在知道竟然是她的时候有些许惊讶,那个精灵古怪甚至无理取闹的丫头,长着能言善辩的嘴,他当时甚至想到娶了这样的姑娘该有多麻烦;可偏偏就是她!

周彦邦叹了口气,什么彦坤性格直都是搪塞之词;苏大人去世了,最大的一张牌没了;若不然,老爷和夫人为心爱的二爷千挑万选,怎舍得让与他人?他太了解所谓父亲和嫡母了,这个家他一早便看的清清楚楚。

端坐书案,笔酣墨饱

“贵府台启:

贵府千金,先吏部尚书承恩大人之独女苏锦……”

‘今高堂在上,立此书为证;周氏男彦邦,字怀卿;天地为证,媒妁为凭,联营缔约,慕娘子高洁,愿共修百世之好’

灯下人影瞳瞳,笔力劲挺;一手的怀素狂草,字如其人,转折之处毫无拖沓矫揉造作之姿;周彦邦无论是政论杂文还是诗、曲、赋向来一气呵成,婚书也是;

他写完了,搁笔了,陷在座椅里思考着……

“爷,布政司大同府总兵来访”

快请,快请;周彦邦连忙整肃面容,躬身迎接。

“怀卿,你大喜了,一段好姻缘。”

“二殿下谬赞。”

说话的正是当今天家的二皇子,少年老成,早早外出带兵历练,他热络的喊着周彦邦的字号,亲密程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