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较,工作经验还是比他足。
从文件袋拿出打印的方案,凑了个脑袋过来看,毕恭毕敬地说:“章老师,请指点!”
没一会就翻完了。
方案里边结构虽然完整,但是缺乏实质有效的数据。
姜末翘起二郎腿,把方案搁在腿上,“谌东阔,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你到底想要做什么样的茶饮呢?要做到什么程度?”这是姜末第二次问谌东阔这个问题了。
他望向远方,眼里泛着光,“国外也能看见的程度。”
姜末没有执着问下去,重新把方案搭上来,“用数据辅助你的方案,改好电子版发我。还有你想要拿下的那款茶叶,多买点。”
谌东阔一头雾水问什么意思?
“主动出击。”
姜末准备往回走,突然想起保安的事情来,扭头对谌东阔说:“回去的事情给保安递点水,噢,对了,他家前不久生了一个小女儿。”
也许是因为愧疚决定帮人帮到底,也许是看到了朝气蓬勃的勇气,也许仅仅只是因为朋友两字。姜末在帮他的这条道路越陷越深。
谢三和他父亲每周五下午都会一起过茶厂转悠。
姜末从包里拿出瓶水,瓶上还粘了“北老水铺”标签。她若无其事地扭开了瓶盖,望着远处种植的茶树,喝了起来。
知道她确信谢三往这边看了,才缓慢把瓶子放下。
谢三瞄了几眼然后低头跟小吴说了几句话,走了过来,“章小姐手里喝的?”
上钩了。
“怎么了?”姜末拧上瓶盖,又扒拉扒拉茶饮瓶子,“这挺好喝的,谢老板要尝尝吗?”
谢三摆手,示意不用。
“也是,这拿谢老板家的茶叶做的,您估计也喝腻了吧!”姜末笑嘻嘻地说。
“我家茶叶?”谢三眼一闪。
“对啊!”姜末用狐疑的眼神说:“那人在您家茶园门口支了个小摊,我以为您知道呢!”
姜末继续说:“原先我不知道,后来见茶厂的人都在喝,我就好奇去了,结果发现那人是我朋友。他前几天还问我新品好喝不,结果我让他自己支个小摊问问。没想到这么巧啊!您家的茶叶做的啊!”
姜末一张嘴叭叭说得一愣一愣的。
谢三跟着他父亲走,在后头的孟译亭走前来,“何苦绕这么一大圈,直接约就好。”
“你看出来了?”姜末知道瞒不了孟译亭,好心解释,“送到嘴和自己亲手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做业务的应该比我更懂些吧。”
姜末把包里另外一瓶新的饮料递了过去,“尝尝。”
孟译亭一仰而尽,评价了下味道,“淡了。”
姜末想起之前跟谌东阔说过她最近口味淡,不想喝那么甜的,“正常,我让他少给我放糖了。”
“是个有心的小伙。”
姜末的手机响了,是谌东阔发来消息说已经约见了,便回了句“拿出你对茶叶的钻研出来,祝成功。”就摁熄了屏幕。
“你看。”孟译亭把谢三发来的信息给姜末看。
“一个准备淘汰的东西可能会有一个机会,你会冲吗?”姜末念出声,“谢老板怎么尽发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孟译亭竖起食指,“估计,跟你朋友的合作有关。”
姜末不想再动脑筋了,这些天每晚不是帮谌东阔改方案就是给属下改代码,还得抽空帮师兄组队打比赛,脑细胞基本上高速运转,死伤了一大半,满脸愁容只丢下一句“也许吧。”就回去歇息去了。
再醒来已经是下午傍晚时分,被屋外的小狗吵醒的。
谌东阔发来许多条消息,大意就是已经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挺好。
再过一两天这边的工作就差不过结束了,姜末梳理了一下工作,回去之后得赶紧催小也给他们部门招人了,还有处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