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地扩大了一倍还多,以河曲、偏关、五寨,神池为主,以东的地区,平鲁,朔州,代县,现在也都归陈天民这个晋中北军区司令管辖。 但他分身无术,且历史的轨迹也生了变化,就更加需要能独立指挥、精明强干的手下。 当然,事情是多了,复杂了,但战胜的收获也是巨大的。 缴获的武器、弹药、粮食、棉花等物资,马上就要秋收的庄稼,还有大量反正的伪军和光复区踊跃参军入伍的百姓,以及战区和国府调拔的物资和奖励的金钱。 不仅为特别独立加强营扩充创造了有利条件,占据了晋中北粮仓,还解决了“民以食为天”、“打仗靠后勤”的大问题。 人民生活水平能够保持温饱,或者有小幅的提升,才会有更旺盛的抗战热情。这或许与大多数人想法不同,但却是陈天民从后世带来的固有思维。 留下参谋长徐利民坐镇,按照计划布署兵力,陈天民趁着敌我双方短暂的偃旗息鼓,率领一个警卫班赶回三村根据地。 产业搬迁、分流已经确定, 大量的工作还需要他去指导安排。 晚霞已从天边消逝,暮色笼罩下来,窗外浓郁树林的枝叶的轮廓已经模糊,仿佛要溶化在越来越浓的夜色之中。 窗外仍是一片灰暗,但陈天民知道这已是清晨,必须离开令人留恋的被窝。而今天,就能到家了呀! 洗漱、吃饭,然后陈天民带着警卫班继续出发。中午时分,终于回到了三村根据地。 “吁!”陈天民勒住了马头,翻身下马,要过纸笔,匆匆写了个字条,用上印章,唤过几个警卫,让他们去兵工厂取需要的东西,然后并没有去三村公署,更没有回家,而是赶到煤化厂。 这么长时间没关注兵工厂和煤化厂实验室的工作,陈天民也不知道他所需要的东西是否已经运到,或者是制造出来。 怀着忐忑的心情,陈天民再次上马,再不停留,直奔煤化厂而去。 这次会根据地,他的任务非常繁重。 不但要进行根据地的产业升级和产业搬迁、分流,还要视察工厂的生产进度,还要看看先进武器的研制程度。 最重要的,飞机现在研制的怎么样了。 同样,其他先进武装的进程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