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围城打援(2 / 2)

,恐怕也就只有一个中队左右的鬼子驻守。

而日军敢于分散兵力于占领区,敢于以不足的兵力去对付打不尽、杀不绝的敌后武装,也有他的倚仗和战法,那就是机动能力。

凭借着铁路、公路,凭借着坦克、装甲车、汽车,日军可以迅速地从一个据点赶到另一个据点,或增援,或围击,使抗日武装难以在一个地方持久作战。

铁路、公路,是日军的血管,以后的战斗也将围绕着切断、破坏而进行。陈天民很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东进抵近大同铁路,也正是在做着预先的准备。

陈天民在小帐篷内坐着,查看着地图,朔州的抗日武装原有数支,或几十人,或上百人。

比较共同的特点是装备差,不能与日军,甚至是伪军进行对抗,从三八年中旬朔州沦陷后至今,他们都少有作战,也少有战果。

陈天民率领特别独立加强营占领平朔镇后不久,便有人前去联络,希望能就近予以支援。

对于这些民

间的自发抗日武装,陈天民派人进行了考察和打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了他们一些武器弹药,并在他们同意的情况下,派出了军官进行训练和指导。

尽管还没有提出合并的意思,但陈天民确实是这样想的。只不过他立足长远,主张以实力吸引、融合,而不是吃相难看,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谁都拉拢。

天有些蒙蒙发亮了,于殿奎和徐利民远远地注目于公路两侧两百米左右的伏击区,却几乎看不到什么异常。

而他们在一小时之前明明看到部队接到了命令,进入了阵地。

荆棘、树丛、角落,到处都隐蔽着身穿迷彩作战服的战士们。而晋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但树木灌丛多,两三百米外便很难发现隐蔽的人。

“让鬼子未下汽车,先死一半。”这是陈天民所定的计划,也是他所下的命令。

六十具新造姚式掷弹筒,每具配弹十发,配备给已经训练很久的技术兵,分布于这两百多米长的伏击地域,平均两三米便有一个。至于当前开路的三辆坦克,则自有数具碎片弹专门对付。

总之,为了杀鬼子,整个部队目标明确,分工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