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要去敌后(2 / 2)

财政来支持的。

陈天民清楚这一点,就起了

一个年头,要是把手头这些珠宝首饰,拿到南京或者广州,最次也是重庆去卖掉,所得起码会是太原的三四倍。

二十五万大洋也许还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是一百万块大洋,绝对能做点什么了。

所以他写了封信,发报给师部,要求带几个人去敌占区,把珠宝首饰换成硬通货,回来支援八路军的财政。

师部做不了主,一是陈天民口中所涉的金额实在太大,就算是国府军的一个师,也能养一年,八路军这么节俭,三个师一起养都能养三年。

二就是陈天民是总部一直重点考察的人,他忽然要去敌占区,危险性太大,不敢答应,所以上报总部。

总部看到报告,属实纠结,这一大笔钱诱惑很大,可是钱再多也没人才宝贵。

陈天民是八路军的宝贝,不可以亲身冒险。

不过要是说服陈天民把他辛苦攒的这些值钱货交给别人去交易,他可能不同意,而且,做买卖交易这一块,天生不吃亏的陈天民也有优势。

所以总部思来想去,做了个折中的选择。

陈天民可以带人去外地交易这批珠宝首饰,但是不能去敌占区,可以去国府军现在暂做陪

都的重庆。

为了说服陈天民,总部请人写了篇报告,就是针对一九三七年后的重庆,到现在为止发生的变化。

自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市的人口是三七年的四十七万人,激增到现在的八十八万人,几乎翻倍。

现在重庆的房价已经飙升到全国最高,和上海几乎持平,哪怕是南京,广州也已经大.大不如。

而且经济也在大量人口迁移过来之后,被带动了起来。

可以是现在国内大部分有钱有势的人,都聚集在那里。

上海虽然可能更好些,但是上海是沦陷区,是活在鬼子的眼皮底下。

重庆却是自己人的地盘,只要掩藏起八路军的身份,假扮一位西北富商,那就没问题。

陈天民看了师部转发过来的电文,仔细想了想,觉得总部分析的有道理。

而且总部给他总结了两点好处,一条是安全,一条是经济,在他自己看来,还有一条,那就是去重庆看可以看看杨玉儿。

倒不是他爱上了杨玉儿不能自拔,想去见面。

而是陈天民自始至终对杨玉儿有些愧疚感。

他知道她为自己挡枪,为自己宁愿远赴重庆,而自己还没机会向她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