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二宝!你俩挑十名战士,明天跟我去一趟偏关。” “是!” “是!” 孟德彪和王二宝对视一眼,都为自己被连长选中,去执行特殊命令而感到自豪。 “连长!带什么装备?” 王二宝心想,怎么也该带上一挺重机枪吧。 “每人一支步枪,一支短枪,再带一门掷弹筒,二十发榴弹就行了。” 陈天民说完又来找财务主管赵国祥,“老赵!给我支十块大洋,我要用。” “连长!你这几个月的津贴一直都没有领,说什么支?要执行新任务嘛?” “就是去偏关县看看情况,顺便看看我娘。” 这句话一说,其他人都愣住了。 “连长你娘在偏关县?” “是啊!偏关县就是我的家乡,出来上学很多年了,终于可以回家看看了。” 大家不由都由衷的升起一股敬意。 集中营至今,好几个月了,家乡近在咫尺,连长硬是没有回家看看,要不是这次的侦察任务,他不提还是没人知道。 第二天一早,陈天民领了十块大洋,又拎了一块二三斤的腊肉。带上换成便装的战士们出发了。 河曲县到偏关县,走乡野小路,大概六七 十里,就能进入偏关县境。 行军的时候王二宝道,“连长!原来你就是偏关县的人,那上次咱们在集中营救的那个姜子明,不就是你的老乡了?” “是啊!本来这次回乡应该也带他一起,不过他现在是县大队的政委,还是忙公事为重,就不叫他了。” 孟德彪也说,“连长!上次姜政委说,偏关县的队伍打没了,就剩了那几十个被俘的伤病员,那以后是不是咱们也可以往偏关县发展发展?” “让你说着了,这次来侦察,就是看看偏关县的情况,不能老在河曲县折腾,把鬼子打急了,来个全县大搜山,半山洞就危险了。” “那咱们应该多带点武器弹药啊,就这么点儿,太单薄了。”王二宝埋怨道。 陈天民笑了,“你是好装备惯出来的脾气,别忘了,咱们当初也是什么都没有,一穷二白打出来的天下,现在在偏关,一样!再来一次就是。” “连长说得对!再来一次就是。”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在偏关也是一样的强大。” 大家一路走着,一路聊天。 陈天民却沉思起来。 他父亲本是外乡的猎人,来偏关打猎时救 了砍柴遇险的母亲。母亲是本地私塾塾师的女儿。外祖父并没有儿子,就把父亲招赘做女婿,在此安定下来。 陈天民出生之后,五六岁开始跟着外祖父学文识字,跟着父亲抡枪使棒。 不想好日子没几年,外祖父去世之后,旱情水难风灾匪患,日子越来越难过,陈天民四岁的时候,母亲心善,又在水灾后救了个七岁的孤女,当然女孩自然不能白养,是打小当陈天民长大后的媳妇来待的。全家待她与亲人没有两样。 多了一口人,生活愈发艰难。陈父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 八年前一次进山出了事故,再没回来。几年来多亏了外祖父的妹妹老三姑婆,经常打发两个儿子来送吃送衣的帮衬。 后来求人找了个县城里的帮忙,把陈天民送到城里做药铺学徒。 虽然头两年没工钱,但是好在管吃管住,两年以后出徒每月有三块大洋的工钱。 母亲想着陈天民还小,家里种田也帮不上忙,送去能吃饱饭还能给家里省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