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民听了两个侦查员的情报,斟酌起来。 钱家大院听上去比较合适,坐落在旗台镇的一个村子,是老地主钱满堂的家。 钱满堂有三个儿子,一个是鬼子翻译官,一个是当地的 镇长,一个是土匪头子,后来投降了鬼子,做了河曲县保安团的一个大队长。 全家没一个好东西。 三个儿子给钱满堂组织训练了六七十人的武装,装备都是汉阳造,也有几挺轻机枪。 这些家伙大多是手上沾血的土匪,有战斗力,但是作风散漫。 鬼子也不愿意要,只有土匪头子出身的钱老三还能招呼的住。 他们平时以“护乡队”的身份横行乡里,一旦有事就龟缩到钱家大院,靠着高高的院墙抵抗。 轻易还真不容易拿下。 不过钱家大院的问题就是距离远了些。 旗台镇离这里七十多里,钱家庄还要远十几里地。 一天肯定回不来,缴获多了的话,又不好搬运,路上遇到闻讯赶来的鬼子或者伪军,就头疼了。 另一个目标,是南边四十里外的鬼子小冯庄炮楼。 抗战初期,鬼子在华夏大地上修建了成千上万个炮楼作为据点,控制华夏整个的乡村脉络。 “连长!我们已经侦察清楚,小冯庄这个炮楼,里面有一个分队的鬼子,两个分队的伪军,是控制洪杨镇南部的主要据点。” “炮楼高三层,是半混凝土的建筑,咱们的小钢炮或许能够 轰开。” “嗯,据点里武器装备怎么样?” 这是陈天民最关心的问题,防御太强打不进去,但是装备太差打着也不过瘾,还不如打个收获大的。 “据点里有迫击炮,几门就不知道了,还有重机枪。对了,老乡们说,里面还有警犬和摩托车。” 陈天民点了点头,小队级的据点,才有迫击炮和重机枪。 无论哪种他都想要! 最想要的,还是地图,指北针,望远镜什么的。 摩托车虽然是好东西,但是其实现在用处不大,一个是汽油不好搞,再有就是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要来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定了!就打鬼子炮楼了。地图画了嘛?研究一下。” 派人喊来掷弹筒班长赵大明,和其他几个班长,大家专心研究起了刘友文画的简易地图。 最近这段时间,陈天民和赵大明已经在后山试射了两门八.九式掷弹筒。 共计发射药盂手榴弹和专用榴弹各五发。 命中率百分之八十。 不过这是训练,实战时的命中率还有待考验。 根据地图,不轰掉炮楼,想要欺近炮楼发起进攻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必须用小钢炮,先解决掉炮楼上的轻重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