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2 / 3)

学习一年呢,现在看来是没有机会了,好可惜!”柳原由衷地叹息道。

“是有些可惜,不过没关系,毕竟还是咱们两个的学业重要,何况以后又不是再也见不到了。”慕仲兰既像是安慰柳原,又像是安慰自己地说。

人多力量大,很快地,乡场地块的冬麦割完了。

除慕仲青外,其他的五个男人们开始把割完后捆成一捆一捆的麦子,提到未播种部分的乡场上,十二捆一簇、十二捆一簇地堆成一个个麦簇,五个女人们则捡拾着掉落在地里的麦穗。

等麦子堆成麦簇、掉在地里的麦穗收干净后,男人们开始犁地,女人们分成两组,杨玉琴、马凤娴和苗楠打刚刚犁出来的土坯,杨苗和慕仲兰用齿耙钩出犁出来的麦根,待地犁完、土坯打细、麦根钩光后,就可以磨平、压实做场了。

要做场的七分地犁完后,女人们被安排回家做晚饭去了,男人们则继续留在地里干活。

到家家晚饭做好的时候,男人们都扛着农具回家了,乡场已经基本上紧好了,就只差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前用碌碡滚两遍,然后等天下雨后,再经碌碡碾压过,就可以用了。

夏收时节是忙碌的,慕仲兰这些日子天天帮父母和村里人收割庄稼,每天都弄得一身汗水接一身汗水的,压根儿就没有心思去关心高考分数和志愿录取的事情。

开始夏收的第六天傍晚,慕仲兰和慕长盛收割自己家里一块乙地的小麦,待割的麦子不多了,马凤娴带着慕仲青已经回家做晚饭、给猪喂食去了,慕仲兰一个人在弓身割麦,慕长盛在把一捆捆收割后的小麦堆成一个个的麦簇,山上缺水,小麦长得不高,制作簇帽时,麦秆压弯后掉下来的麦穗比川里的多一些,盖在麦簇上也显得小一些。

快要从西山落下的太阳照在慕长盛父女和麦簇的身上,长长的阴影穿过田地印在上面一块田地的崖畔上,显得特别温暖和静美。

麦子割完后,慕仲兰正在捡拾掉落在地上的麦穗时,柳原走过来了。

“仲兰,我今儿个下午到城里去了一趟,你室今年高考的成绩出来了,你猜你最后的高考分数是多少?”柳原面带笑容,有些促狭地问慕仲兰。

“看你的表情,我应该是没有考砸,那我还是坚持估分的555吧。”慕仲兰微笑着答道。

“实际比你估计的高2分,是557分,全县第五名,今年的大学录取分数线是335分,你比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高了整整200分,考上浙大看来是铁定的了,恭喜你,仲兰。”柳原抑制住激动心情地说。

“你知道金雨薇吗?听说她也是你室理科补习班的。”没有等慕仲兰对自己的祝贺做出什么回应,柳原就语气低沉地问。

“知道啊,你见到她了吗?她考得怎么样?”慕仲兰焦急地问。

“没有见到,她今天淹死在洮惠渠里了。听说她只考了333分,好像是没有去年考的好。”柳原尽量语气平和地说。

“啊,怎么会?!”慕仲兰如遭雷击,愣怔地站着。

她的眼前立即浮现出了金雨薇那及腰长的乌发、白白净净的瓜子脸、前凸后翘的好身材,和那一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

金雨薇怎么就淹死了呢?这才多长时间没见啊,慕仲兰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还记得那次班上组织活动,当杨菊英老师说李友良老师再也不给他们来上课了时,金雨薇向自己瞥来的那抹轻快而又意味深长的眼神;

她还记得三月模考结束后,当自己的座位调到金雨薇旁边,和四月模考结束后,她取代金雨薇,坐到第一行第四列的座位上时,金雨薇向自己投来的那友善而又鼓励的眼神;

她还记得高考第一天早晨,在临进语文考场时,金雨薇与自己相互鼓励的击掌;

金雨薇连续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不是一直都稳定提升的吗?她怎么就考砸了呢?

金雨薇家在县城,是走读生,没有住校,慕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