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因泄密被杀,魏军剖开腹部后,见其胆大如鸡卵。
姜维虽身居要职,但为官清廉,家无余财。《姜维本传》陈寿引邵正的评论符合实际:“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家无余财,侧室无妄腰之亵,□□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这不能不让我们对姜维生出无限的崇敬之情。
姜维主兵之后,继续执行诸葛亮以攻为守的策略,九次北伐,希望利用他熟悉陇右地理风俗的优势遮断陇右,期望使蜀长治久安。这一理想至死不渝,而事业竟未成功,只能说时也、势也。
姜维是一个悲剧性人物,是一个失败的英雄,虽一生艰苦努力,但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而他对事业献身的英勇精神是永不磨灭的。
大家一路畅聊下山,返回校园,坐到教室时,已经五点钟了。
“刚才经过一起爬山,原来不认识的,现在认识了,原来不熟悉的,现在熟悉了,我们利用晚饭前的一点时间,简单地开个班会,大家都说说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和困难,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杨菊英老师倒挺会趁热打铁的。
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总结下来,共性的问题和意见主要有两点:一是学校规定晚上十点半教室熄灯的时间太早了,大家希望能延迟到十二点;二是学校提供的复习和参考资料太少,大家希望学校能从全国各地多找些讲义、习题集和模拟试卷等。
至于其他问题,如食堂饭菜质量、开水供应时间、老师讲课水平、学生住宿条件等,虽然也有较多人提,但毕竟不是绝大部分人的共同感受,而且有些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所以,听大家讲得差不多了之后,杨菊英老师说:
“好了,同学们,经过集思广益,现在问题已经基本清楚了,共性的问题有教室熄灯太早和学习资料缺乏两个,个性的问题有食堂饭菜质量、开水供应时间等六个,我会尽快全面、如实地将以上问题向学校反映并争取解决的。不过,我也希望同学们体谅学校难处,不要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抱有太大、尤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毕竟学校条件有限,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另外,我认为有些问题的解决或者说改善,不一定要全部依靠或者坐等学校解决,同学们只要群策群力,应该是可以得到较大程度解决的,譬如学习资料缺乏的事情,我就觉得通过大家共享各人手中资料的方式得到缓解,因为我发现有些同学的手中就有一些很好的复习资料是大家都用得着的。”
说到这里之后,杨菊英老师向教室里望了一眼,有些满怀期待地问:
“有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复习资料拿给全班同学共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