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也利用她在古董方面的专业知识,避免了不少损失。 而且能更精准的给他们盗出来的文物古董定价。 同时他也在这期间,帮那帮家伙烧制了不少假的瓷器古董。 杨荣锦也在这些合作中赚了不少钱。 “这一切的变化,都要从五年前说起。” “五年前,我一直潜心研究的复烧汝瓷的项目,终于是有了眉目。” “在关于汝瓷釉料配方这一块,我终于是有了突破。” “不夸张的说,在那一年,我曾经烧出过一窑,可以和正版汝瓷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的瓷器……” 一直在安静聆听的陈睿,听到杨荣锦说的这段话的时候是再也绷不住了。 “什么?” 他猛然惊坐而起。 他想起了那次在何小和搞得那次邮轮拍卖上,见过的两件汝窑瓷器。 那天青色的一抹惊艳,即便是到现在他依旧感觉过目难忘。 如果不是他有能鉴别真假古董的黄金眼,恐怕那次他也会被糊弄过去。 那两件汝瓷,真的是太逼真了。 可以说,这世上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专家,在看到那两件瓷器的时候。 也都不敢打包票,自己能看的准,认得出。 而陈睿当时即便是在认出这两件是仿品之后,可也惊诧于那仿制这点手艺之高超。 甚至不夸张的说,那两件瓷器,即便是仿品,但那也价格不菲。 因为从北宋末年,至今已经快一千年了。 这一千年中,有无数王侯将相,都想复刻把这汝瓷给重新烧制出来。 从北宋后的金国和南宋,再到后来的元明清,无数雄主都花了大把资源。 想要让那一抹惊艳的天青色重现天日,可最终却都没能成功。 哪怕是我们现代,科技已经发达到了如斯地步。 可想要复刻那让人魂牵梦萦的天青色汝瓷,却依旧没办法做到。 为啥做不到? 就因为这复刻汝瓷,真的太难了。 首先从原料上来讲,当时烧制汝瓷需要的土,就非常难以配置。 这需要当地独有的风化的瓷石,加上当地特产的白坩土,混合研磨,还要加上其他多种矿土才能调制而成。 其次就是烧制汝瓷的独有釉料,这早在北宋末年就失传了。 后来人们,无数次想要把这种釉料复刻出来,却都没能做到。 然后还有烧制汝瓷所需要的工序,据说当年就需要七十二道工序。 这些工序,更是早在当年北宋王朝覆灭的时候,就随着工匠们四散逃窜,也随之失传了。 这也就造成了即便科技程度发达如斯,可现代也依旧无法复制出天青色的汝瓷的主要原因。 而这杨荣锦,他竟然单枪匹马就做成了…… 这让陈睿如何能不震惊? 杨荣锦这时笑眯眯的看着陈睿,仿佛对他的反应,非常满意。 等到陈睿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坐下,他
379 杀身之祸(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