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3)

静雅别院廊檐飞翘,曲折□□芬芳暗藏。牡丹亭旁流水潺潺,和那月色一般静静地淌。

婢女们腋手弯腰,轻悄悄踏过石子路,裙裾下灵活的小脚像在跳一曲紧凑的舞。阮家虽远离京城数年,但在平陵这个小地方依然保持着森严的家规,连奴仆下人都被精心调教过,不媚俗、严风纪、话声要低,静默少语。

绕过长廊曲洞,婢女们手端菜肴一个接一个地登上绣楼。

听闻此楼是阮老太爷辞官回乡时先帝所赐,皇家梓人名匠画图,千里迢迢送杉木为柱、红木作梁、紫檀金楠雕刻窗棱门框,顶上琉璃瓦、垂脊兽出自望京窑口,栩栩如生闪亮夺目。

阮老太爷登庙堂之高、功拜宰相,晚年辞官返乡时,先帝曾言:阮丞一生辅佐,朕赐此楼,望它屋檐稳健,为阮丞遮风庇雨。

这座楼成了阮家无限风光的旗帜,哪怕阮老太爷去世后子孙青黄不接,楼在,阮家就是平陵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

绣楼隐在内院深处,挂两盏灯笼,雕甍绣槛精美非常。婢女们停在二楼,轻扣门扉:“小姐,该用晚膳了。”

阮情依偎在美人靠上,一身素色裙衫随意堆在膝上,不施粉黛的精致小脸像被一抹浓重的灰烟笼罩,她凭栏眺望阮家大宅如画风景,却仿佛在看一座密不透风的空中囚牢。

“小姐,您何苦和老爷夫人闹着退婚呢?端王爷才干非凡、风流倜傥,您自小钦慕……”婢女玉窕从小侍奉小姐,两人互知心事亲如姐妹。

只听见里面一声利呵:“住口!”

外头的人被吓得浑身一哆嗦,她们家小姐是出了名的温雅闺秀,娇声细音从不大声叫嚷,性子熨贴的像冬日手炉,玉人一般的讨喜和气。

只是近些时日,不知怎么的发起狂,闹着要离开绣楼,要与端王爷解除婚约。

“吱呀”一声,门开了,玉窕胆战心惊地看向阮情。

阮情白日里与大夫人哭闹一场,现在眼尾还挂着一抹轻红,她生得一双秋水剪瞳波光潋滟,这抹红像天上残阳无情勾勒,一扫烂漫天真,反添凌人盛气。

“玉窕,这餐饭我不吃不会饿死,”阮情一开口,心里的酸楚再次蔓延,“可我若要嫁王爷,我才真的会死!”

玉窕茫然无措地注视着阮情,她记忆中的小姐总是笑盈盈的,何时露出过这般神情。

“砰”,门关上了,带起一阵清风吹起玉窕耳鬓软发,里面传来“咚咚咚”气恼地脚步声。

玉窕打发其他婢女们离开,自己留了盘桂花酥,在阮情门口坐下。

“小姐若想下绣楼……可以和我偷偷换衣裳,我替小姐待在这。”玉窕靠门上,手指漫不经心地滑过门扇。

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阮情拢着裙子并膝跪下,隔着门扇对玉窕说:“年前你与我互换衣裳,害你被仗三十险些没了命,我怎么可能让你再次犯险。”

阮老太爷过世后,这座绣楼由阮家女儿居住。十三岁登楼,出阁前不许下楼。她们住在天家所赐的荣耀楼阁中,脚不粘泥土,金贵娇养。

在十三岁之前的阮情看来,绣楼是座金塔,里面装着嫁娶的美梦、家族的骄傲,她盼星星盼月亮,希望能一览绣楼内的风景。

但这一切在十三岁之后改变了,登楼后她才发现,绣楼年久失修仅为她开放一间闺房,失去自由后时阮情抱着出嫁的美梦等待那位如意郎君。

她从兄长、表嫂、外家姊妹口中搜罗关于端王爷的故事,像河边捡贝壳的稚童一般捡起一片又一片,在幻想中拼凑未来夫君的模样。

端王爷萧礼为人端方正直,文通武达,少年出征旗开得胜,意气风发回到望京又以文章名动京师。不但如此,这位天之骄子生了一副好皮囊,听闻他骑马过闹市,满楼红袖招。

阮情等了三年,十六岁时父亲前往望京找端王爷商谈婚事,她也终于可以暂时离开绣楼准备嫁妆。

突然有一天,侯门独女赵淑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