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个孩子吃饭,饭粒掉上,就趴去捡,那孩子的娘被吓了一跳,飞快抱走了孩子。” “爹去求娄二爷,求他宽限几天,娄二爷说爹脏,让人把爹踹到一边,爹的头磕在娄家大门前的石狮子上。们找过去的时候,他已经没气了。娄家的门房说们晦气,把哥拉走了,然后就再没见过他。” “那年收成不好,收上来的粮食刚够交粮税,爹怕家里人饿死,就藏了点粮食,他们来收粮税的时候发现不够数,就打了爹一顿,把姐拖走了,姐才十四岁,就被卖进了窑子,没几个月就生病死了。去给她收尸,见她身上没一块好肉,眼睛都闭不上……认识的人跟说,姐死的时候一直在喊娘,她都不知道呢,娘早就死了,爹也死了,家里就剩一个。” …… 《沉冤录》是百姓口述,茕独散人记录的,里面的文字跟时的文章截然不同。 那些口述的百姓,他们也是麻木的,他们不知道要怎么诉说自己的痛苦。 一桩桩的惨事,在书里就那么……好似轻描淡写写了过去。 但读书的人,都能中感受到口述者难以言喻的悲痛。 周山长看着看着,眼睛就酸了,忍不住用帕子按压眼角。 那临湖县的娄家人,那严县令,死得好了! 彭景良跟周山长一起看书,已经忍不住呜咽出声。 老百姓的日子,原来过得么惨的? 他以后要是当官了,一定要当个好官。 而书,在崇城县更是风靡。 李秀才的学堂里,看过书的人就越来越。 苟英原本是不看书的,因为都说书写得很惨。 看了要哭的东西,干啥要去看? 但架不住身边人都看了……苟英借了书看起来,一看…… 苟英嚎啕大哭,天晚上到黎青执那里的时候,眼睛整个肿了起来。 “你是怎么了?”黎青执问。 苟英道:“《沉冤录》里的百姓可怜了!” 黎青执:“你以后在学堂里别看种书,在学堂里,该好好读书。”看苟英今天样子,他在学堂里肯定没好好读书。 “一开始只打算随便看一眼!”苟英道。 黎青执道:“好了,去洗个脸,吃饭吧。” “你是不是没看过书?”苟英问:“你一定要去看看,书里的人惨了!” 黎青执道:“看过,还会背。” “真的?不信!” “你抽一段,背给听。”黎青执道。 苟英抽了一段,黎青执就开始往背,结果他背完…… “你确实会背,但你背错字了!”苟英拿出书给黎青执看,告诉黎青执哪里背错了。 黎青执:“……”不是他背错了,是常端和常瞻印刷的时候拿错了字!印错了! 因为样写也行,张巡抚没把错处挑出来,苟县令就照着印了。 错的是书,不是他! “常哥,你背书的时候都没感情,你能会书里的人的痛苦吗?”苟英又问。 “当然能。”黎青执道。 书可是他写的! 而且所人都以为书是百姓口述之后“茕独散人”记录的,可实际上……还真不是! 他书是原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