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2 / 3)

回家十分高兴,可贾政一褒一贬,她心里着实有些不舒服。

这会子又见贾政要打宝玉,不免落下眼泪:“老爷,我如今就这么一个孩子在身边。老爷不看我的面子,也看看贵妃娘娘的面子。”

贾母也道:“贵妃娘娘才传出喜讯,你就要打她的同胞兄弟,你让贵妃娘娘作何感想?若是传出去,别人又怎么看贵妃娘娘?”

贾政也有些后悔,只是话已经说出去,若是不能好好教训宝玉,倒是让自己下不来台。

可一时半会儿却没人能给贾政一个台阶下,王熙凤是小辈不好规劝,邢夫人又坐在一旁一言不发,好像个局外人一样。

房中沉默片刻,凤姐儿正想说话,外头小厮又传来个好消息:“三姑娘回来了!”

贾母听说后,立时起身出了房门,众人赶忙跟上去。

近来天气渐热,贾母又年纪大了有些发胖,站在屋外头不过片刻功夫已经汗湿了衣裳。

贾政道:“天气炎热,母亲不如回房去等。她一个小孩子家哪里就配得上让母亲受这个罪了。”

贾母瞪了他一眼:“我能受什么罪?这孩子一个人去了边关,才是遭了大罪呢!”

正说着话,只见一个窈窕身影从门外走进来。

众人先是吃了一惊,这人身穿靛青色男装,皮肤被晒得有些黑红,并未上妆,与送别时那白皙俊俏的女子几乎判若两人。

可他们已经顾不上这一点,众人看过去时,只见她顾盼神飞,神采奕奕更胜从前,竟仿佛一下子脱胎换骨一般。

贾母还没反应过来,那身影已经到她眼前,纳头就是一拜。

“祖母!孙女儿回来了!”

贾母见探春的脸颊已经有些皲裂,又是哭又是笑:“我的三丫头回来了,竟然真的回来了。”

众女眷都捧着帕子呜咽,凤姐儿眨了眨被泪水浸湿的眼睛,笑着上前:“咱们也别站在院子里了,进屋坐着吧。屋中有冰,能凉快些。”

贾母拉着探春的手坐到榻上,把她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遍:“三丫头真是比从前黑瘦了,不过也更精神了。跟祖母说说,你这一路上可有吃过苦?”

探春笑盈盈:“去的时候有送亲队伍,回来的时候是同二姐夫和甄大哥哥一起的,并没有受什么委屈。”

贾政想起近日京中传闻,奇道:“朝中都说你这次立了大功?”

探春道:“若论头功自然是甄大哥哥和二姐夫的,我只是恰好对那边地形了解,歪打正着找到了西海国王廷所在。”

众人倒吸一口气,连一直旁观的邢夫人都忍不住开口问道:“所以能抓住西海国国王,是你带的路?”

探春点点头:“说来也巧,早前我拜托二哥哥给我带几本游记回来,其中就有一本是西海沿子相关的。这次能认得路,还得多亏了二哥哥替我买了这本书呢!”

众人听她提到宝玉,都是一笑,王夫人心中满意。邢夫人撇了撇嘴,不再说话。

探春默默观察了一圈府中气象,众人中变化最明显的便是凤姐儿。只见她虽还强撑着一副笑模样,却没了几月前的那股子神奇劲儿。

探春默叹,想来这几个月府中发生了不少事,比如伯父的死讯。可此刻却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只能晚些时候私下问问侍书。

探春正凝眉思索,忽然感觉角落里有一道目光直直盯着自己。她抬头一看,一个美妇人瞧着自己仿佛想说些什么,可又不敢出声。原来是赵姨娘,探春向赵姨娘笑了笑,心中默默喊了声“娘”。

赵姨娘好似听到探春的心声似的,露出个笑来。她平日里行止粗鄙,虽有张好看的脸,可笑起来却还是一副小家子气。

探春此刻却觉得很是亲切。

忽觉有一双手扶上自己的脸颊,探春连忙回过神来,就见贾母一脸慈爱:“好好好!就算是宝玉拿给你的书,也是你自个儿有出息!对了,你刚从宫里出来,可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