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只能作为储备货币,日常不会用到。对内对外用的最多的将会是银币和这种铜铝合金币。” “万一有人伪造怎么办?”张波拿着一枚5角的硬币问道。 赵新道:“咱们用的是铜铝合金,这个时代的铝都是价比黄金......不对,铝现在比黄金还难得。” 铝的工业化生产还要等到19世纪末期。随着新的发电机的出现,电力变得更加廉价以后,电解铝才能成为可能。 众人里除了赵新,其他人对金币和银币都很感兴趣,但对5角和1角的铜铝合金币不太在意。其实他们都不知道,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铜铝币。 因为要从岛国套取黄金,所以赵新制订的银币重量以及含银量都是锚定了幕府发行的银币。1元银币重量是7.46克,含银量为92.5%。 为什么要定这个重量?就是因为1元银币中含银量直接对应着幕府的四匁(日两)银的含银量。幕府一匁银是3.75克,四匁是15克,不过幕府银币的含银量只有46%。 北海镇货币的锚定物不是大米,而是黄金。而银币的含银量是以幕府的银币为目标而制定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套取整个岛国的黄金储备。 在江户时代的“三货制”体系中,银币主要是丁银和豆板银两种。其中丁银为大额货币,形制呈长圆形,重量在30~50匁之间。豆板银为小额货币,形制、重量皆不定,一般以圆粒形为多。 原本在德川幕府在一开始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银币的含量都在80%左右。结果因为货币发行量的不足和金银矿储量减少,五代将军纲吉在位时搞了一次货币改革,降低了金银币成色。 到了公元1736年,全国性的“享保饥馑”来了,导致米价大幅上涨,引发了社会动乱。为恢复经济,幕府再次启动了货币改革,小判的含金量由84.29%降至65.71%,银币的品位由80%大幅降至46%。这么一来,原本一匁银币的含银量就降了一半;也就是说一枚3.75克的银币里,实际才有1.725克纯银。 历史上从古到今,金银币的重量与成色,直接折射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重量越重、成色越高,则经济情况向好,反之则是经济情况不佳。 既然北海镇的1元银币对应幕府的四匁银,那么单从数学意义上说,北海的1枚5角铜铝合金币就可以兑换到2匁银;再加上铝在这个时代属于绝对贵金属,5角硬币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幕府的官方货币兑换政策是58匁银兑换一两金,但岛国的两替商们也不是傻子,没人会按照这个比例去进行兑换。根据赵新之前和胜山传三打听到的,现在市面上金银兑换的比率通常是62~65之间。 按这个兑换比价来算的话,北海镇用两枚总共含银才104.04克的银币(1枚10元,1枚5元)外加一枚5角铜铝合金币,就可以换到一两含金量在65.71%的金币。换算成现代货币的话,就是用550元套取了810元。 对于银币的含银量,只是在一开始会保持92.5%的比例。之后随着发行量的加大,含银量会适当降低,这样套取的黄金会更多。 当然,在实际交易里能不能完成这个套取过程,是需要北海镇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作为支撑的。 话说在江户时代,幕府控制的米、矿产品及大宗商品的交易都会以金、银货币为媒介,城乡小额商品交易才会以钱币支付。 而金、银两货行使支付职能时通常是不用现金的,多是通过两替商以汇票或期票的方式完成支付,无论是民间商人还是官商之间的贸易基本上皆是如此。 也就是说,赵新如果跟岛国开始经常性大宗贸易,要求对方支付黄金或白银时,对方一般都会以“金扎”或“银扎”(钱票)来付款。而他想要提取实物货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