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毕竟是她即位之后纳的第一个男儿,又跟了她十几年了,她岂有不心疼的?若是冷清泉又出了什么错,她都不知道她要怎么样罚他。眼下既是安澜担保冷清泉没有权势上的心思,她当然选择相信安澜。
只是,她顺着安澜的思路想了想,还是觉得这事不大能够理解,“嫡出庶出有那么重要吗?朕当年可没管过这个。”
明帝说到这里,亲昵地贴贴安澜的脸颊,真心实意地道:“朕要是管这个,朕还能娶到澜儿这样倾国倾城的美男子吗?”
她自幼便是太女,略长大一些,先帝便已年老,眼看着天下不日就到她身上了,想要与她结亲的文武官员王侯贵戚不知道有多少,但她仍旧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自幼与她青梅竹马的安澜,除了安国公府在当时还是比较有势力的之外,安澜是当时那批年轻公子中容貌最好的男儿也是重要原因。她至今都不后悔用太女正君之位娶了安澜。
这一点也是她同好友柳笙不一样的地方,柳笙更看重男儿的德行,对容貌不怎么在意,梁冰鉴的甥儿梁子鸣是出了名的贤德男儿,但是容貌长得往好听了说也就是个中人之姿,柳笙照娶不误,虽然有人认为柳笙这么做是贪图梁家的权势,但她知道柳笙是真心爱梁子鸣的,以柳笙的家世,换个人娶也照样可以做到右相。
安澜也不大明白冷清泉为何如此介意,但是他尽量试着让明帝理解,“可能西境那边比较在意这个吧,咱们凰朝的确是不讲究这个的。不过臣侍看淑君的意思,主要还是心疼向儿,怕向儿心里头不痛快。想想也是的,姐姐辰儿定的是嫡出公子,妹妹景儿定的也是嫡出公子,只有向儿定的是庶出公子,淑君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这听来好像是她特意欺负二女儿一样,明帝不大能够接受这样的话,她挠挠头替自己辩解道:“朕是想着段家的还没生出来,不知道怎么样,蒋家的你说过也就是还行,余家的最好看,朕把最好看的定给向儿,她将来妻夫情分上能够称心如意些。朕这是偏心向儿,怎得到泉儿口中,竟成了朕薄待向儿?”
安澜自然明白明帝不可能故意薄待向辰,他同明帝在看重男儿的美貌上是一致的,明帝只喜欢漂亮的男儿,他也是如此,不够漂亮的在他看来连给他做情敌的资格都没有。因而明帝同他讲要把余家小公子许给向辰的时候,他就是极为赞同的,相反,他还有些担心蒋家的那个小娃不够漂亮,景辰长大了会不开心。
但他已经答应冷清泉要尽力劝说明帝的,此刻只好继续替冷清泉说话,“陛下的心意臣侍明白,想来向儿长大了也会明白的,只是余家的孩子是侧出这是事实,若是被有心之人挑拨,倒也难辩。眼下淑君既是想要定黄家的公子,以臣侍看,不如遂了淑君的意。如此,既不伤陛下同淑君的妻夫情分,也可保全陛下同向儿的母女情分。”
明帝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轻松,她烦躁地摆摆手,问安澜道:“你有把黄家儿子容貌不好的事讲给泉儿听么?”
安澜见明帝烦躁,就伸手握住明帝的手,把五个白玉竹节般的手指缓缓地扣进明帝纤白可爱的手指中,低声道:“讲了,淑君说娶夫娶德,容貌不好的男儿往往品行好。”
明帝不以为然地嗤了一声,“品行好有什么用?女儿家有几个喜欢品行好的男儿?朕喜欢他,难道是因为他品行好?”
这,安澜不赞成地顶了回去,“陛下也不要这么说嘛,淑君迷糊了点,品行上却是没有一点瑕疵的。”
明帝愤懑地吐了口气,她知道她词不达意了,但她也懒得解释,虽然她知道她的后宫品行全都过得去,但她喜欢他们,的确起因不是品行。
安澜见明帝不说话了,便继续劝她:“若是向儿将来不喜欢黄家的孩子,大不了让向儿多纳几个侧室,侧室男儿只要不挑家世,总能挑到貌美如意的。”
明帝蹙眉,“娶个贤惠正室不好好过日子,一心想着纳貌美侧室,这是纨绔女妹才会做的事。”
安澜并不介意向辰三个成为纨绔女妹,事实上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