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会违旨的,可是她手下的士兵肯吗?士兵们若是有谁立功心切,到地方自行行动,反过来要挟主将也是个麻烦。”
作为当年的男兵统领,他深知士兵的想法和将帅的想法未必一致,像这种情形下,士兵们千里奔袭无功可立,纵然不敢公然违抗将令,私下的小动作也是少不了的。
明帝冷声道:“这就看阿瑛的了,朕让她约束士兵,有胆敢违抗将令者杀无赦!这些士兵全都是她的手下,她连约束两个字都做不到,朕要她何用?”
这是用命令强行不许士兵行动了,薛恺悦隐隐地感到担忧,他很耿直地把自己的担心讲了出来:“重利在前,性命在所不顾,陛下是不是考虑提前跟天武军的士兵们讲好,若是她们遵守号令,听从指挥,那么她们会得到与男子军相同的赏赐。我军历来是给负责牵制敌人、负责包抄策应、负责虚张声势的队伍比主攻队伍次一二等的赏赐,如今给她们同等的赏赐,算是恩出格外,她们自然也就不会违令抢攻了。”
明帝蹙眉,“这怕是有些不妥,倒不是朕不舍得多给些钱财,而是这次开了先例,那下次若是女子军做主攻,女子军担当策应,也要一视同仁,只怕以后人人都抢着做策应军,没人肯做主攻军了。”
薛恺悦见状,就没有反对了,赏罚分明三军才能够保持战斗力,明帝所思是有道理的。他思量了片刻,给出了个折中的办法,“或者陛下可以把将要给出的赏赐掂量掂量,把女兵和男兵相同的数目拿出来在出征之前讲,既可稳定女兵,也可鼓舞士气,等打完之后多给男兵的部分,再单独给男兵。下次再有战事,亦是如此。”
这也是个办法,明帝在脑海中略一琢磨,便肯定了这个方法,“这倒使得,未曾起程,提前唱赏,在太平年月能够激励人心。”
太平年月,庶民生活较乱世优渥,正常的饷银难以调动士兵们参战的热情 ,提前唱赏,甚至提前支付部分赏银,可以激励士兵们勇于战斗。
两个谈完了正事,明帝唯恐自家贵君累着,便改了话题,揽着人低声絮语地讲持盈诞生之后的情形,畅想她和薛恺悦轮流抱持小娃的快乐日子,她满怀憧憬地言道:“那几个孩儿出生的时候,朕都忙着一统四国,没有亲手带他们,朕心里深感亏欠,这回朕要每天都陪着悦儿,还要亲自照料持盈,他的吃喝拉撒睡,朕绝不假手于人。”
薛恺悦初始听她说得热闹,也跟着她畅想,后来见她越说越往不可能的情形上讲,忍不住打破她这个美梦,“小娃一个时辰就吃喝一次的,陛下亲自照料,没两天就要累垮了,还怎么上朝理政啊?”
明帝丝毫不讲理,“朕不管,朕就要亲手带持盈,他应该是朕最后一个孩儿了。朕就要给他满满的母皇之爱。”
薛恺悦看她神情像个任性的小女孩,只好不与她理论,横竖等持盈出生她就知道了,她要忙着上朝忙着料理政事忙着宠幸后宫,能够每天过来看他和孩子一眼,就很不错了,想要亲身照料持盈,那就是说说罢了。
明帝看薛恺悦不再反驳自己,越发欢喜,兴冲冲地把交待安澜让他搬到紫宸殿侧殿的话讲了出来,“朕已经跟澜儿讲过了,等云儿一出征,就把悦儿搬到紫宸殿侧殿去,朕也不再翻牌子了,天天守着悦儿,直到持盈满月。”
啥?薛恺悦惊了一下,他斜了她一眼,拍拍她的胳膊,提醒她:“陛下你这么说,皇后居然同意了?”
明帝答得理所当然,“澜儿没有二话,澜儿多贤惠啊,怎么会不同意?”
这也不能因为人家贤惠就为所欲为啊,薛恺悦连忙转过头来,很是认真地对她言道:“就是一个皇子,陛下这么折腾,纵是皇后不说话,外廷朝臣也该说臣侍恃宠而骄了,陛下你还是悠着点吧,乐过头就不好了。”
明帝坚持己见,振振有词,“前廷是前廷,后宫是后宫,朕没有想着晋悦儿为皇贵君,已经是顾及澜儿有所克制了,在照料悦儿和持盈上头,朕不能再让步了。”
薛恺悦听了只觉头大,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