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投诚(2 / 3)

很困难的了,安澜又不同意往明帝身边再塞个安家的人,那不如把目光转向小一辈。

楚吟涛虽说只是安家的外孙,但安家目前没有适龄的自家孙儿,那外孙也能够用一用的。更何况安清随着叶葆珍出外,楚吟涛一个小娃独自在楚家,被疼爱侄子的安澜接到宫里来住着,也算是名正言顺,别人不好多说什么。

只要楚吟涛能在宫里住上一两年,那就与萧奕辰有了青梅竹马之实,上一辈是青梅竹马,下一辈仍旧是青梅竹马。那么即便楚吟涛不能如安澜一样父仪天下,有了这样的情分,将来也必然是个得宠的宠君。

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却让他很烦恼。没接到这封信之前,他是真有想过把楚吟涛接过来住一阵子,毕竟楚宙的侧室水公子已经诞下女儿被扶为正室,那楚吟涛这孩子在继父手下讨生活,日子可能不会顺心,生父安清又随着叶葆珍往东北境一带做官去了,小娃不开心了连个说体己话的人都没有,他若是把楚吟涛接到宫里住一阵子会让楚家对楚吟涛保持重视不敢薄待。可接了这封信,他就犹豫了。女儿萧奕辰同徐家小公子的婚事并没能敲得板上钉钉,若是安家的心思被徐家知道了,那徐淳和关鸣鸾妻夫两个会不会反悔啊?

他不能为了替侄子楚吟涛撑腰,把女儿的联姻大事给耽误了。

冷清泉并不知道安澜在想这些复杂的事,他只是就安澜所说的汤泉侍浴男儿略微思索了一下。他是个机灵的人,虽说这段日子同别人都不怎么交往,但这阵子经常来安澜这边帮着照料奕辰,该在意的他还是会留心,江澄有个表弟生得美艳又有心机而且似乎看上了明帝的事,他早在明帝回宫的第二天安澜询问露儿明帝在汤泉邑后面几天的情形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知道了之后,他就觉得对这位孙公子有必要打听一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若是毫不了解,万一这孙公子真的上了位,他可就被动了。

他那天回去就把这件事讲给了眼下已经成为他最信任的侍儿廉儿听,因为廉儿家是北都的,他想问问廉儿知道不知道北都孙家是个什么情形。令他没想到的是,廉儿是当真知道的。他通过廉儿的描述,明白这北都孙家乃是原来玄武国的几个大世家之一,又比别家舍得对自家孩子下狠手一些,孙家的公子个个都是琴棋歌舞都会的,心机手段都有的,甚至有专门的教养爹爹讲授伺候妻主的门道技巧。

他听了廉儿所说,便判断这个孙公子真要盯上了明帝,那的确有可能是个劲敌。

有这样潜在的劲敌在外头,他便也不与安澜说什么虚词,他偏头看着安澜完美到无法形容的侧颜,语气轻松地道:“皇后可是皇后,连这几个人都发遣不了吗?随便找个理由,把他们打发到别处去,再不济学学贵君把他们也送到东都去。东都有安侯在,还怕他们翻出风浪来吗?”

安澜听他提到薛恺悦,便也不看他,只把一双亮如星辰的大眼睛看向在日光下流光溢彩的琉璃瓦当,轻声道:“没那么容易发遣,他们并非宫侍,不归内侍省管辖,有几个还是官家公子,只说在京城投亲靠友,咱们拿什么理由把他们打发到东都去?总不能说这京城这么大不让人住吧?”

冷清泉抿唇一笑,琥珀色的大眼睛眨了两眨,眼神像只小猫儿一般,俏皮又可爱,“理由嘛,只要想,总是有的,这几天不是有什么男子国的贼人潜入京城来捣乱吗?皇后只需跟柳相说一声,为了防范贼人混入,不许京城容纳外地男子,他们自然也就留不得了。”

这是个主意,能够有效地解决掉孙公子等侍浴男儿的威胁,却也是犯众怒的事,京城的外地男子何止万千,全都赶出去,那必然要有人闹的。安澜思量了好一会儿,方才摇了摇头,很是坚定地拒绝了这个听起来不错的主意,“罢了,为了几个想要攀附凤恩的小男儿驱遣成千上万的人,这不是朝廷应有的气量。若因此激怒了那些个有才华的男儿,惹得他们投靠男子国,那本宫更将成为朝廷的罪人。为了朝廷大局,他们想在京城呆着,就让他们呆着吧,本宫无非是心里不安定些,只要把陛下服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