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却是青春正好。
这十个男儿每一个都是汤泉邑主管和内侍省都知选了又选教了又教的,虽然比不上安澜,却也都是出类拔萃的俊俏男儿。其中有三个是当年玉龙三品以上官员的儿子,有两个则是出自玄武名门望族的孙家和娄家,大家公子身上那种矜贵与娇弱并存的美好气质,很让人眼前一亮。余下的五个也都是各地平民男儿中最为出挑的,虽然气质比不上那五个,但是用心讨好,眼神乖巧,也自有其动人之处。
他很难确保他家月儿不动心,可是当着这主管的面,他又不想露怯,手心里的汗越来越多,他面上仍旧云淡风轻,笑容得体而矜持,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此刻这十个体态苗条笑容甜美的男儿一起向着明帝施礼,声音个个清莹动听,“奴才们见过圣上,圣上万福金安。”
明帝点了点头,暗道今年随行的文武有福气。她笑着看向露儿,吩咐道:“每人赏匹彩缎。”
男儿们再次向她行礼谢恩,明帝一摆手,对那汤泉邑主管道:“朕身边有人服侍,不用他们,留他们在主厅中端茶送果子吧。”
她瞧着这些男儿比往年的十个都要出色些,不想让他们被随意地拨付到文武官员房中,怕万一分到个他们不喜欢的,委屈了他们,故而留他们在主厅中伺候,这样一来,他们遇到合心意的女子,想侍奉便侍奉,不想侍奉,也不会被纠缠。
这是她怜香惜玉的意思,然而安澜却全然想岔了。在她话音出口,安澜的脸色就开始发白,待男儿们欢天喜地谢恩,安澜只觉自己连呼吸都有些困难了,可是不想让别人瞧出来,他愣是连一眼都没往明帝身上看,笑容维持得很艰难,却依旧在维持。
明帝并不知道安澜是怎么想的,初到汤泉,她不欲在这主厅多耽搁,吩咐了汤泉邑主管,明日中午在主厅设午宴,宴请前来汤泉休沐的文武百官,她就准备起身去休息,可是瞧了一眼那几个容色过人的男儿,她又暂时坐在了椅子上,嘱咐那主管一定要让随行文武遵守规矩,“给百官拨付侍儿的时候,告诉她们,不得强迫男儿,一旦宠幸,便需纳回家中,倘有强迫男儿或者始乱终弃之事,刑部必定追责。”
她以往并不怎么关注这些侍浴侍儿的权益,汤泉侍浴的侍儿名义上都算作天子赏赐的宫侍,官员们一般都会在宠纳之后,将人带回家去。但往年也有人,只给男儿些银子,不肯纳回家,去年江澄知道了,就和关鸣鸾一同上奏,要求朝廷对随扈汤泉的官员行事予以约束,她也觉得那些个宠而不纳的官员有损朝廷的体面,便定了这个凡宠必纳的规矩。
她见今年的男儿比往年格外多些,想起这个茬,再次强调了一番。
那主管躬身答应,“微臣明白,微臣会将他们亲自送过去,给各位大人讲清楚道理。”
该嘱咐的嘱咐过了就行,明帝挥手逐客,“尔等都告退吧,朕上去休息。”
她说着话,看向安澜,玉手直接伸给人,“澜儿陪朕上去。”
她的御池苑就在这主厅后面的半山腰上,御池的汤泉是这山上最大的一处汤泉,她的临时寝殿,就设在这处大汤泉的上面。这处汤泉边上还有六个小泉眼,每个泉眼上也都盖有房间,给安澜几个入住,御池苑四周则是一溜围廊,把御池苑同文武百官入住的小池子完美隔开。围廊有部分是廊屋的形式,两边封堵,向内一侧开有小门,是给随行的侍儿入住的房间。
此刻赵玉泽三个都已经带着侍儿们往各自的房间放行李去了,唯有安澜在她身边陪侍,她理所当然地就携了安澜的手往她的寝殿去。
安澜默默地随着她走过一条不长的画廊,到达御池所在的寝殿。寝殿整体上是个左右格局,左侧就是御汤,右侧是明帝的起居室,这起居室又分前后两室,前室颇为宽敞,她和安澜几个以往都在这里用膳,后室没有前室宽绰,但有道小木门与御池后面的休憩处连通,可以随时去浸汤。
明帝此刻还没用午膳,并不想去浸汤,她直接带着安澜往起居室的前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