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
十六日下午,顾珃前去天心楼找过顾琼之后,怕事情不妥当,又跟妻主林瑶磨了半天,林瑶在十八日祭天大典那天让仆人拿着给林从的书信守在祭坛边上,等林从一下了祭坛就把书信交到了林从手上,想让林从能够在明帝跟前帮着美言两句。
那晚明帝正巧翻的是林从的牌子,但林从那天同着赵玉泽和董云飞在各个铺子里购物,回去得很晚,到达紫宸殿已经是亥正了,服侍天子的时间尚且不充裕,哪有功夫替林瑶说话?而且他也记着父亲的嘱咐,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替林瑶开口。
顾琼看了一眼院子里飘起轻柔雪花的天空,诚诚恳恳地对林从道: “伯父不让你管是对的,陛下用人自有陛下的标准,林瑶她若是该着升迁,陛下自然不会故意压制她,若是她不该升迁,你我便是替她说了好话,那也未必就有用。且不论有用没用,陛下宠爱咱们,这是陛下的好意,咱们趁机同陛下谈家里人晋迁的事,那可就辜负了陛下的好意了。”
林从心中五味杂陈,他同林家的关系,比顾琼同顾家的关系要好得多,可是与母家越是亲厚,他就越难以把自己同母家分割开来,然而不分割的后果,也不是他能承受得了的。
顾琼看林从沉默,就不想再在这个话题上多绕,指指那飘飘洒洒的雪花对林从道:“今个儿下雪,暖帽一定卖得比平时多,咱们赶紧去天心楼卖帽子去。”
今年的雪比往年晚得多,天心楼里之前做了好些狐狸毛的暖帽,因为天气不够冷,一直没怎么卖出去,此时正好把这些快要积压在铺子里的暖帽卖上一卖。
林从本有些惆怅,听顾琼语气这么欢快,也就没功夫惆怅了。二人带上何李两位护卫匆匆赶赴天心楼。
垂拱殿中,明帝和柳笙、江澄几个仍旧在讨论御史中丞陈语陌提出来的要不要在原来的玄武、白虎、玉龙三地设置专门的负责将财赋运抵京城的均输使一事。这事朝堂中支持和反对的人各占一半,支持的人如权礼部副尚书高莹认为此举可以保证三地财赋没有截留地供给京师,反对的人如权吏部副尚书罗幻蝶认为三地本就有镇守大将和三都留守官员,再设个均输使既易造成官员职权上互相干涉,也容易形成冗官冗员。
但明帝倾向于设置均输使,眼下既免了凰朝原本各州的田租税赋,那么明年的财赋全靠东西北三地,没个强有力的官员,难以成事。而且她倾向于设置四个,而不是三个。虽然凰朝原有各州免了来年赋税,但南境最南边的荒远之地,近来频有矿藏发现,只派工部小吏,难以完全把矿藏运抵京城。
江澄见明帝心思笃定,便出来调和道:“既然陛下倾向于设置均输使,那不如先定人选,把人选定了,事情也就明朗了。”
人选倒是好定的,四处人选皆是明帝圣心独断。北境均输使,明帝采取了柳笙昨天的意见,定的是户部仓部司郎中宋海春。这宋海春本是柳笙想要推上来做户部副尚书的,因户部已经有苏澈这个副尚书了,柳笙这个提议没能得到关鸣鸾、钱文婷两位六部尚书的支持。但明帝却也记下了宋海春这个人,将其定为北境均输使。
其次定的是西境均输使,这次明帝定的是吏部司勋郎中陆心妍。这陆心妍之前在兵部任职,随着大军征战玄武白虎,出了不少力,算得上是徐淳的心腹,因着徐淳和柳笙的同门关系,在柳笙心中也是个可靠的官员,江澄之前与陆心妍一同在军中任职,对这陆心妍的印象也不错。因而明帝确定陆心妍,柳笙和江澄都表示赞成。
再次定的是东境均输使,东境明帝定的是监察御史钟雨桐。这是柳笙和江澄都没有想到的,但钟雨桐是江澄的学生,江澄不方便开口,柳笙询问明帝道:“这钟雨桐虽然到地方上查办过案子,但从未做过外官,忽然把她调到外面去,还是负责财赋均输这样任务艰巨的差事,她能做好吗?还有德王那边,肯放她出外吗?”
明帝道:“她这两年在京城也没什么建树,依朕看不如去外面当差,好歹为朝廷做点事。眼下德王妻夫身体硬朗,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