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好否(2 / 4)

差,显然是连月备孕耗损了元气,连个小小的风寒都不能迅速战胜。明帝对于臣下向来宽宏,关鸣鸾这几年又对她忠心耿耿,此刻她真心想让这位忠心又能干的臣下好好休养。

关鸣鸾听她这么说,便向着她躬身施礼:“臣谢陛下关心,只是这桩民间案子?”

明帝听了,便对那六品官员道:“关卿身子不好需要休养,这个民间案子就按关卿所说维持原判吧。至于说判决稍重,下个月朝廷有大庆典,庆典过后朕会施恩减刑。”

她说到这里,加重了语气道:“终是死了一条性命,减刑之后,这位妻主和正夫,也就算不得多委屈了。”

关鸣鸾听她这么说,便率先表示认可,还恭维她道:“陛下圣明,如此安排既可震慑凶顽,亦可彰显我朝皇恩浩大。”

明帝很是受用地听了这位一向刚直的男子臣下的恭维之言,笑着放人回去:“此案便如此定了,关卿回去休息吧。”

关鸣鸾闻言便施礼告退。

那六品官员却是很不服气,待关鸣鸾一走,殿中只余她和明帝之时,她便躬身奏道:“陛下,这个案子就这么着糊涂了结也就罢了,可是江相身为左相干扰地方司法,这事陛下就置之不理了么?”

明帝闻言便笑了起来:“左相本就有过问地方司法的权力,江卿不过是在行使他的职责。至于说地方官阿附他,把案子判得重了,这是地方官员的错,不是江卿的错,朕命吏部下公文诫勉这位地方官员也就是了。”

那六品官员很不认可她这个说法,急得额头上的筋脉都跳动了起来,抗声谏诤道:“陛下,江相为了讨好英贵君,故意让地方官员把案子往重了判,此事在陛下看来不是什么大事,可在微臣看来,江相这么做便是把朝廷法度当成讨好后宫的工具。陛下今日不加以处罚,来日江相的胆子越来越大,没准就敢用江山社稷售卖私恩。微臣听说,江相在宫中关系最要好的人,并不是英贵君。陛下请想,一旦江相与别的殿下联手,怕是朝廷立马就会掀起争储夺嫡的惊涛骇浪。”

明帝眉头微皱,她相信江澄不会这么做,可是这名官员所说的有一点是事实,江澄在宫里关系最好的的确不是薛恺悦,她就算是为江澄力保,也很难有说服力,当下她笑了笑道:“若是按卿所说,与谁关系要好,便有可能支持谁,朕就要提前予以处罚,那朝廷上朕需要处罚的人也太多了,安远侯是四公主的姑母,林副尚书是三公主的姑母,朕为了江山社稷计,预先把她们两家都诛了九族,岂不省事?还有董家,董嘉君虽然眼下还未生养,但他年纪轻,没准哪天就能生个公主出来,朕为了防止他起夺嫡之念,先把董家给铲除了,岂不干净利落?”

那六品官员显然没想到明帝会这么推演,结结巴巴地道:“陛下,赵林两家也就罢了,董家岂不是太冤枉了吗?董家的公子董嘉君连身孕都没有呢,董家就要被提前铲除了,这着实有点冤枉。”

明帝见她不为赵林两家鸣冤,只替董家抱不平,便猜测着问道:“卿与董府有亲?”

那六品官员听她如此询问,便躬身奏道:“陛下明鉴,微臣弟弟是镇北侯董雯的侍夫,虽有此亲,但微臣一心忠于朝廷,倘或董家有任何不轨之举,微臣绝不包庇。”

明帝差点被气乐了:“阿雯就一个侍夫,还给她生了个儿子,想来她平时对你那位弟弟也算宠爱,你能够年纪轻轻官居六品,跟董家的照应也不无关系,眼下还没怎么着呢,你这位大姑姐就准备大义灭亲了。阿雯若是知道,怕是后悔结你家这门亲。”

她这话嘲讽之意非常明显了,然而那六品官员却不觉得自己有何问题,仍旧梗了脖子表忠心:“陛下,微臣一心忠于陛下,别说是微臣弟弟的妻家,便是微臣儿子的妻家,只要她们对陛下不忠,微臣一样与她们割席决裂。”

跟这种把六亲不认当做忠心耿耿的人讲不清道理,明帝挥挥手,果断逐客:“朕的后宫朕自己会管,卿还是做好你的本职吧。你继郭知非之后担任司农寺丞,眼下已是十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