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的矫情与娇态,对他就越发认可。
然而消息传到京城,京城的文武却是群情汹汹。反对的奏章塞了一个小匣子,册封少年为修仪的诏书也被送了回来,明帝有些没想到,很是懵了下。
臣下们反对明帝娶薛恺悦,原因有三,一是怕玄武不满,联盟破裂;二是怕薛恺悦怂恿明帝为家人报仇;三是怕明帝喜新厌旧,冷落了宫里的男儿。
想要一直过安稳日子的亲王大臣,像淑亲王、德亲王、郑岚、高芷几个自然都是出于前两种考虑,而负责镇守京城的安国公和负责草拟诏令的陈语易的母亲陈洁茹,自然都是出于第三种担心。
在这样的反对声中,唯一持赞成意见的是右相梁冰鉴,梁相的意思是玄武那边传言薛家二子薛恺悦有宜女之像,天子年过二十尚无女嗣,倘若薛恺悦果真能够诞育公主,便可安定朝野人心,于宗庙社稷都大有裨益。
柳笙拿着奏章给明帝分析完朝臣的意见,便坦然言道:“咱们与玄武之间早晚有一战,她便是不找咱们的麻烦,咱们也要择个日子打她,这第一条自不必说了。第二条,臣也有所担心,自古以来人们对男色都予以种种限制,就是怕他们常侍御前蛊惑天子。薛公子全家被杀,他与玄武之仇不共戴天,陛下又如此喜欢他,他将来会不会仗着陛下的恩宠劝说陛下出兵玄武?虽然咱们与玄武早晚要开战,但以臣的意思,还是要从容准备,到得时机成熟再打大仗,若是准备未足仓促开战,必然会损失惨重不说,陛下一统山河的梦想没准也会折翼。”
明帝眉头微皱,她与薛恺悦相处的时日尚浅,还无法向柳笙保证说薛恺悦一定不会怂恿她给家人报仇,只能嘱咐柳笙莫把京里的消息透漏给营中的将士,一切都等回京之后再说。
然而柳笙虽然守口如瓶,两日后少年还是知道了消息,不过少年什么也没说,白天像往常一样随着明帝去阵前对敌,夜里也像往常一样服侍,然而睡到半夜少年就做起了噩梦。夜间做噩梦,白天就不大有精神,少年却坚持着继续随明帝上战场,短短数日,人就瘦了一圈。
明帝一开始不知道少年做噩梦的事,她夜间向来睡得踏实,眼下与敌国打小仗,每日里要考虑的事几箩筐都装不完,两军对垒四国关系朝堂群臣乡野百姓,哪一件都费心劳神。
这日战争进入了决斗期,白虎派出了三大名将之一的韩曦,韩曦还带了几个副将,一同驰到前敌助阵。这副将中有个名叫熊葩的丑女,是出了名的色中饿鬼,对男儿不分老小,只要看上眼的就必然要弄到手,一见明帝带着薛恺悦,便动了色心,不待韩曦发话,挺着三尖两刃刀就往前闯,指名道姓要薛公子对敌。
明帝一看就怒了,两军阵前敌人如此轻狂,分明不把她放在眼里,不过凰朝阵中有的是能打的将军,没等她吩咐,秦瑛麾下常打头阵的余彤就飞马出去了。
余彤的水平打这熊葩绰绰有余,二十余招就把熊葩击落马下,凰朝这边的士兵刚要上前去拿人,韩曦那边又飞出了一员悍将。这悍将名叫姚娥,善使飞锤,余彤是个大咧咧的脾气,没有防备,三个回合之后被这姚娥一锤砸在了鼻梁上,鼻梁应声而折,余彤满脸是血,犹且不肯退,黄一笛飞出阵去替回余彤与这姚娥斗在一起。
黄一笛对姚娥倒也算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个打得难舍难分,韩曦是个急躁的性子,不待二人分出胜负,就催动坐骑踏雪乌骓前来凰朝阵前厮杀,凰朝阵上人人都知道韩曦名满天下,谁不想与这韩曦对决?
徐婉一抖兵刃就飞了出去,可是徐婉人如其名,性情偏温懦,若是跟姚娥打,说不定还能够战个平手,对上武功高强又性如烈火的韩曦,那是根本没可能赢,刚打了七八个回合,徐婉自知不敌,拨转马头逃归本阵。
徐婉是秦瑛的连襟,秦瑛拍马去接徐婉,白虎阵上另一名骁将尤羽睫拍马来助韩曦,没等秦瑛对上韩曦,尤羽睫就截住了秦瑛,二人厮杀在一起。
明帝一看徐婉回来了,秦瑛又被尤羽睫截住,骨子里的好胜之心就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