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意言常省(2 / 3)

要到嘴边了,又想着这女孩子虽然可恶,可是男子无辜,她不能因为生这两个女孩子的气,把一个少年男子的终身幸福给搭进去。当下狠狠地瞪了这同伴一眼,不打算理睬她了。

然而明帝不予理会,关鸣鸾不乐意了,关尚书站了起来指着这同伴的鼻子骂道:“人家公子胖怎么了,吃你家米饭了用你养了?人家堂堂的知州公子,自有人来娶,轮得着你来鄙视人家?”

那同伴刚要反驳,就被她母亲扭过头狠狠地拍了下胳膊,那母亲冲着关尚书躬身施礼道:“小女无知,尚书莫理会她。”又向着那知州道:“我替小女给大人道歉,大人大人大量别跟她一般见识,我回家就把她狠揍一顿。天色也不早了,圣上在呢,请大人开席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与宴的地方官员们开始求恩典,她们推了当地大族封氏的家主站了起来,这封娘子正是那温姓少女同伴的母亲,此刻她以酒盖脸,公然要求道:“这些个女儿家个个有心为朝廷效力,还请圣上给她们个机会。”

这封娘子一开口,那温家家主就跟着附和道:“她们都是女儿家,总比那个十七八岁的小男子强吧?那个小男子都能做县丞,她们做个县令不过分吧?”

明帝闻言暗暗冷笑,这些女孩子的母亲都是六七八品的官,朝廷荫女轮不到她们,如今看天子巡狩到此间,就想要捞个额外的恩典,开口就要个县令,当她是来做散福女神的吗?要说给地方上才华优异的女儿赐个官职来笼络人心也正常,但一下子给这么十来个女儿赐官却超出了她的预期,她巡狩既不是只巡这一州,也不是只巡这一回,在此间大放恩典,别的州有样学样可怎么办?

明帝给柳笙使了个眼色,笑着打哈哈:“以朕看她们几个已经在为朝廷效力了,这个机会不用朕给。”

那封娘子仍旧不死心,继续问道:“圣上的话,微臣有些懵懂,还请圣上赐教。”

明帝微笑:“女儿家和男儿不同,男儿家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必得朝廷拔擢了,才能为朝廷效力。女儿家自幼有田有产有家有业,打理好家业承袭好家产孝顺好母父,便是在为朝廷效力,哪怕是什么都不做,肯娶上两三房夫郎生养两三个女儿,那也是在为朝廷人口繁盛出一份力。”

柳笙跟着帮腔:“圣上说得对,为朝廷效力,不止是做官这一项。一个女儿只要在家里孝顺母父、善待夫郎、慈爱孩童,出门认真做事、童叟无欺、信任朋友,在地方上和睦邻里、扶困济贫、修桥补路,那么不管她是读书习武还是种地经商,就都是在为朝廷效力,因为她所做的事对朝廷大有裨益。”

明帝和柳笙都这么讲,那封娘子和温家家主就都没再说什么,然而那吊着胳膊的温家少女冷笑一声道:“不给恩典就不给恩典,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帝臣一样小气。”

她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是与宴的人员都能听到的程度,地方士绅们听完后纷纷蹙起了眉,有一两个还带着狐疑打量柳笙和明帝。

嘿,是可忍孰不可忍,明帝略一思考计上心来,对那封娘子道:“当然,对于某些具有做官潜质的女儿,朝廷还是鼓励她们进入仕途,只是这两年与前些年不同,这两年入仕者欲得美职,须有进士身份。以朕看在场的这些个女孩子个个聪明伶俐,都可以去考考进士。”

柳笙点头:“陛下所言甚是,中了进士的女儿,那就是朝廷的栋梁,朝廷的优官美缺都由进士先挑。”

那封娘子听了很有些动心,跟温氏家主两个互相看了一眼,温氏家主冲她点了点头。然而那些个女孩子听了,却开始叽叽喳喳地议论不停:

一个苦着脸道:“啊?还要考啊?我最怕考试了。”

一个满脸的不屑:“考进士?那多苦啊,那么多人争那么点点名额,谁考谁傻。”

一个抚着心口做夸张的表情:“万一三年考不上,又得三年,考上个两三回,我就老了。”

一个断然拒绝:“除了看书就是做文章,这日子想想就苦得慌,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