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夫和睦的,他又是长乐的亲叔叔,将来翁婿之间断不会有摩擦。”顾琼说到这里展了眉头,绽了笑容,一对诱人的小酒窝盛满了喜悦,薛恺悦在旁边瞧着,暗道看样子顾琼是有意将长乐嫁给安琪的女儿,这似乎也不错。
明帝也瞧出来顾琼有意和安琪家结亲,她认真思量了一会儿,皱眉道:“安家不行。”
顾琼抬头问她:“安家怎得不行?臣侍想着安琪虽不能继承安国公的爵位,可她是平远侯,也是世袭的侯爵,论门第虽比不上秦国公关国公家,可也绝对说不上差,又与皇后沾亲,在朝中怎么着也是数得着的人家了。”
琼儿这是当局者迷,明帝只好把话点透:“不是门第的事,安琪的女儿若是你家三弟亲生的,这门亲事朕就同意了,甚至不用等顾三公子提议,朕最开始的时候就会考虑安家。可那位小姐既是庶出,将来就未必能继承安琪的爵位。顾三公子眼下是连个儿子都没有,才会考虑让庶女娶咱们长乐,可他还年轻,谁知道他还能不能生呢?万一他过几年生了个女儿,那安琪的爵位必是他所生的嫡女继承,这个庶出的小姐什么也不是,只能考科举。她考中了还好,万一她考不中呢,考不中,那就是个平民百姓,朕的长子岂能嫁个平民百姓呢?便是长乐不觉得委屈,朕都不会同意的。”
明帝这番话说完,顾琼就咬唇不语了。
薛恺悦见状,心中琢磨,顾琼既将顾玚的话讲给明帝听,那必是经过了一番考虑的,庶女可能继承不了爵位这样显而易见的事顾琼十成有九成已经考虑过了,只是不好连番反驳明帝罢了,他想了想,就插话道:“陛下不要凡事往坏的地方想嘛,安家那个小姑娘臣侍是见过的,确实瞧着千伶百俐的,想来长大考个科举还是不难的,再者说就算考不了科举,也继承不了爵位,不是还可以走恩荫入仕的路子吗?”
他前两年统兵打仗,与凰朝文官武将颇有接触,知道凰朝四品以上的官都有恩荫女孙的资格,品级高圣眷浓的甚至可以恩荫不止一个女孙,这安琪是侯爵又功勋卓著,将来一个女儿继承爵位之外,以安家的背景和明帝待安家的情分,另一个女儿多半也能以恩荫入仕。
明帝闻言瞟了一言薛恺悦,戏谑道:“老话说什么来着,男儿家就不能放出去见世面,见得世面多了就不好糊弄了。悦儿现在就是不好糊弄的典型。”
薛恺悦一愣,陛下说着说着怎么又说到好糊弄不好糊弄上面来了,莫非是不想让自己出去巡视天下了?
明帝瞧他愣怔,便笑着解释:“悦儿不必琢磨了,悦儿好不好糊弄,朕都喜欢。”
薛恺悦听了,脸上一热,不大好意思地看看顾琼,却见顾琼根本不顾得理会他,只盯着明帝看,巴巴地问道:“贵君哥哥的话,陛下以为如何?”
明帝摇头,耐心地解释:“悦儿的话确有道理,但朕也有朕的考虑。那位小姐是庶出也就罢了,大不了娶了长乐后,朕照拂她,让她官职上往前进一些,日子也就过得去。关键是她生父贺儿和她嫡父顾三公子不和,他们两个据朕所知虽不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却也十分不睦,自安琪娶了贺儿,这顾三就受冷落,他不痛快就找贺儿的麻烦,两个人常在家里横鼻子瞪眼睛,遇事就互相掣肘。贺儿的诰封恩,朕都赏给安琪了,顾三公子拦着,贺儿愣是没得到诰封,今年安琪镇守东境,本想带他们俩中的一个去,留一个看家,结果两个互不相让,弄得安琪只好孤身上任,连家里的两个小郎都没带。这等情形下,让长乐嫁给贺儿的女儿那不过是顾三公子一厢情愿罢了,人小姐未必乐意,那个贺儿也未必乐意。当然,他们乐不乐意也不重要,可是若那小姐本就对顾三公子不满,又觉得咱们强按着她的头定了亲事,那将来她未必敢发作顾三公子,可是冷落长乐,给长乐脸色看,却是必然的。朕可不想朕的宝贝儿子,因为长辈们之间的矛盾受委屈。”
顾琼听完小脸一暗,愀然不乐,薛恺悦忍不住问道:“以陛下看,安家这门亲事竟是结不得了?”
明帝叹了口气道:“也不是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