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很多院子空着,门前的荒地还有很多,门口连小厮都没有。
为了拉拢农户,竟然拨出院子给他们住。
还王爷呢,家丁连他家多都没有。
“王爷,小的是秦州的信使,最近陆陆续续来了不少您这边的信件,所以一起给您拿来了。”
信件。
是家书!
是他们寄给家里,又收到回信了?
纪岱身边的人一阵激动。
能收到家人的回信,肯定高兴。
纪岱眼皮都不抬,像是漠不关心:“什么乱七八糟的事,也来同本王讲,放那吧。”
这可是家书。
你身边的人跟你离家两千里,你都不关心的?
信使记下这里的一切,走的时候还翻了个白眼。
范州长还让他亲自跑一趟,真是不值得。
这里既偏僻又荒芜,主子不仅年纪小,还是病秧子,实在没意思。
等这人走后,纪岱手里的折扇慢慢打开,明明还是同一个人,现在的屺王虽然依旧富贵闲散,却看出几分沉稳。
信件被他拿到手中,笑道:“来吧,家里人回信了。”
说着,纪岱还看到一封极厚的信件。
竟然是写给他的。
或者说写给原身。
当时让随从们写家书,他也写了一封,寄给原身的母妃。
没想到对方慈爱之心,竟然回了厚厚几十张纸。
这也看得出来,原身很得母妃,甚至先皇的宠爱。
这点,纪岱之前就有所感觉。
主要是名字。
纪岱的岱字,可不是随便起的,有泰山之意。
而泰山在古代文化里,历来象征君王。
现代人的他,家里就是觉得好听,起个高山的名义寓意也好。
但在古代,那就不同了。
如果这只是巧合。
那新皇给他的封号也有意思。
屺王,屺字则为不长草木的山,自然不怎么好。
新皇给他的封号,难道是跟名字对冲一下。
算了,现在想也无用。
他还是看看信件吧。
纪岱坐直身体,认真看信。
信里母妃说的事无巨细,从他离京之后,皇宫的变化,又说皇宫添了不少人,她们这些先皇的人已经搬到西殿,好在清净。
又讲,她刚得知,儿子的封地其实就是平日的流放之地。
想到流放这两个字,她便心如刀割。
好在收到纪岱的信件,让她知道孩子还安好。
之后便是絮絮叨叨。
看来她们在后宫虽然比不如以往的日子,胜在吃喝不愁。
不过很多事要自己做了。
母妃倒也乐观。
后面又让他保证身体,照顾好自己。
看来汴京那边发生不少事。
虽然跟纪岱没什么关系,但总要关心时局变化。
厚厚的信件,写满母妃慈爱之心。
纪岱认真收起来。
最迟明年,他肯定遵循原主的心意,把母亲接到这里。
先皇没了,这些先皇嫔妃日子肯定不好过。
还要给新人腾地方,信里虽未说,却也能感觉出来。
纪岱看信的时候,其他人也在看。
平时还算稳重的随从都忍不住红了眼睛。
在古代,两千里的路途,几乎可以说跟家人永远分别。
以后不是有大机缘,根本见不到亲人的面。
更别说他们是跟着屺王殿下过来,更是不好回的。
老徐识字不多,还让人帮他念了出来。
他母亲豁达,让他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