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还好还好,大宋不是秦汉,校场还在,汴梁还在,大宋亦还在。
徐统领想要为杨子遥办一场隆重的接风仪式,却被他婉言拒绝了。两年战事,终是令大宋上军伤了元气,需些许时日重新整顿。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亦需要时日休养生息。与此同时,仁宗皇帝传唤杨子遥回汴梁的诏书也到了。
徐统领望着手中的诏书,不由欣慰一笑:“子遥,此次战事的结果虽是议和,可终归是为大宋立了功的,加官进爵是免不了了。这次你回汴梁复命,皇上定有安排。希望以后,你我还有一起报效大宋的机会。”
杨子遥微笑,应声附和:“徐统领过奖了。报效大宋本就是吾使命,江湖之中,弱肉强食,未失职已是万幸,子遥,真的做的还不够好。”
“杨将军,你太谦虚了。”徐统领微笑点头:“这边,可都已收拾妥帖?还有没什么未完成的事?准备何日起程?”
“这……”杨子遥口中喃喃。这未完成的事,自然是汐嫣。提亲之事,需由父母做主,可他刚刚回来,还未来得及书信父亲,汴梁就传来了诏书。这一走,不知又要承受多久的分离之苦。思及此,杨子遥不禁黯然神伤。
忽而,门外信使通传:顺天府尹唤杨子遥将军府尹府相见。
徐统领与杨子遥对视,皆是一怔。
北方的冬日来的极早,一株株老枯树预示着又要到来的严寒霜冻。
杨子遥被一个眉眼清秀的丫鬟引着进了府宅。柳儿时不时地回身打量,见身后的人身姿健硕、颜如冠玉,不禁感叹自家小姐真是别具慧眼。随着这丫鬟一声不自觉的轻笑,杨子遥有些不好意思地别过了脸去。
穿过一假山错落的院落,便见一恢弘大宅,大宅两侧高悬金边对联,只见上联写着:地广山高,一派溪山千古秀;下联写着:匡扶大宋,三河泉水万年流。“公孙大人果然满腹珠玑”杨子遥心道:“汐嫣真是个有福气的姑娘。”
这大宅便是公孙府会客的前厅了。
来到前厅,公孙策与飞燕早已等候在那里。公孙策着了常服,负手而立;飞燕手托腮,在前厅内不安分地来回踱步,见到来人,刻意正了正身形。
杨子遥略略扫视一圈。前厅偏侧,汐嫣亦背手站着,下巴微扬,神采奕奕,见到杨子遥进来,羞赧地抿了抿唇。旁边还站着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长着一双与公孙策无异的大眼睛,定是汐诺无疑了。
“杨子遥见过公孙大人,见过公孙夫人。”杨子遥说着,掀袍服身。
“杨将军多礼了。”公孙策赶忙上前做搀扶状:“你是我大宋的功臣,怎可拜我。此行前去,吃了不少苦头吧?”
杨子遥先是直了直身,转而弯腰行礼:“为我大宋效力,怎算是吃苦。公孙大人您与公孙夫人是长辈,我拜您是应该的。”
看着杨子遥周正且识大体的样子,飞燕不禁想起两年前那个寒夜,那夜,她与公孙策毫不客气地给了眼前之人四鞭,他没有记仇,如今,仍感恩戴德般站在这里,可见对汐嫣的用情至深。飞燕内心蓦地一动,面儿上淡淡,道:“杨将军,不必客气,我公孙府没那么些礼数。你和嫣儿的事,也托的够久了。我与公孙策都商量好了,近日就为你们办亲事。办完后,就让汐嫣随你一同去汴梁吧。你们杨府那边,恐是要大办一下的。”
杨子遥猛然抬头,内心虽惊讶又狂喜,却不知该如何作答。
“娘,这……”汐嫣亦满脸诧异,绞在一起的两手搓个不停。
公孙策看着两个孩子惊诧的表情,不禁摇头轻笑:“你二人也不必诧异,有我这夫人在,就没什么规矩是打不破的。因汐嫣之前一直有婚约在身,很多远房的亲族至今都不知她婚约已解之事,可你二人也相互等了这么些年,重要的已不是这亲礼之事,我们这边就不大办了。如若皇上还是任命你回京师任职,我们一家人常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