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2 / 4)

陈广远作为南洛村村正,也被时昔请上了高台,见他喜得满面红光,时昔还特意给他胸前配了朵大红花,更是乐得他见牙不见眼。

此时听到时昔的话,立即敲锣大喊:“报名开始,顺着从左往右过来。”

时昔最初本想自己问,周景书记录的,现在多了杜庭雪那是侍从帮忙,她也就让周景书坐过去跟齐文竹他们待着,自己做着巡视的事。

时昔站在远雨身后,迎接到了第一个报名的人。

张林木笑裂了一张黑脸,他将两个儿子拉到身前,“大的叫张桐,今年十岁。小的叫张石,今年六岁。”

远雨问道:“家中几口人?劳力有多少?有多少树和竹可以卖?可有别的营生?”

张林木恭敬地一一应答,时昔与他相熟,清楚他的为人,“你负责修书院,书院建成后,你就去当院卫。院卫是三班倒包吃住,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得很,多谢时院长。”张林木闻言,笑得眼睛都眯缝了起来。

他可是给两个孩子报名,只需要修书院和当院卫,连木头和竹子都不需要拿来抵,实在是减价了大半。

时昔笑道:“好了,继续往右边走吧。”

张林木三人走到周明世的桌前,周明世抬头看了看两个孩子。

“可会写自己名字?算数能数到一百吗?”

张桐怯怯地道:“不会写字,但能数到千数,也会简单的加减。”

周明世点了点头,随口就出了道题:“张五家有三亩地,左边的能收一百四十斤,中间的能收一百八十六斤,右边的能收五十三斤,那张五家共收多少粮?”

张桐伸出手指出来算了算,半晌后不确定地道:“三百五十二斤。”

周明世笑道:“虽然答错了,但错得不多,进书院后好好学。”

张桐松了口气,用力地点了点头。

周明世又看向张石,这孩子经常他儿子一起玩,他有印象。

张石憨憨一笑,“周夫子,我不识字,但棋哥教过我算数,刚才那个是收了三百七十九斤吧。”

周景棋在那边给他竖了大拇指,周明世转头就看得幼子这模样,摇头笑了笑。

“你答对了,进书院后好好学识字。”

张林木没想到憨憨的二儿子算数比大儿子还厉害,也对周景棋感激地笑了笑。

继续往右走,他从周景画手里接过两块木牌,中间一个大字,旁边有几个小字,想来是防止别人仿造的。

报名有些慢,轮到刘大来时,已经是日上三竿了。

“你家有多少母羊?你卖羊奶吗?”时昔听到他家里羊多时,立即追问起来。

刘大来道:“有十头母羊,我们村离县城太远,不好卖羊奶,只跟村里人换些粮。”

时昔垂眸想了想道:“你也负责修书院,前面一个月每天送十斤羊奶到周家,我只给你一文钱一斤,后面书院开学后,我以两文钱每斤的价钱跟你买,你每日送六百斤去书院。”

六百斤的话,每日就有一千二百文的进账,需要至少四百头母羊,这事得找村里人商量。

“好,时院长,我明日就开始送。”刘大来没想到带孙子报名都能找到赚钱的买卖,立即答应下来。

齐文竹他们边聊天边注意着报名情况,听到这番话时,都同情地看了周景书一眼。

羊奶味道可不好。

周景书:“……”

时昔转头对周景书笑道:“我给你想想办法去味。”

周景书没有说话,那么膻的味道,如何去得了。

或许可以找些水牛来养?

见陈村正又放人过来了,时昔也顾不得再说,认真问起面前人的情况来。

等日头偏中时,排队的人还没有记录完。

南洛村人已经担着食水前来,时昔便让报名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