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鸣声与猫头鹰叫声中走进山去了。 对陈凌来说,夜间视力不受妨碍,这些山间的小兽道就是很好找的。 没别的,白天带狗进山的时候多次遇到过这些兽道,早就知道在哪个方位了。各类小兽的脚印和粪便扎堆出现,每座山上基本都有一到两条这样的小型兽道。 而南山靠近老河湾最近的一条小型兽道是在南山的西南方向,一条水流冲出的浅短而平缓的土沟当中。 土沟当中由于小兽经常走动,草木被趟平变得稀疏起来,相比其他地方,落叶很多,地上厚厚的一层,什么叶子都有,与野草间杂,青黄相间,显得杂乱。 只有在土沟的两侧,植物的生长才茂盛起来,但还是以两指头粗细的小树和灌木丛为主。 陈凌小心翼翼的来到此地,在土沟侧寻了一处有凸起的岩石且灌木丛长势旺的地方蹲下来,藏匿其中。 开始耐心静等。 凌晨三点多钟从县城到这里,现在已经是凌晨四点出头。 这个时间刚过了山里最热闹的时候,他正是专门避开了最热闹的时间段。 豺狼虎豹在这个时候开始消停了。 以前山里有狼,但大型野兽还少的时候,村民们采山菇挖药材也是这个时间早早来山里。 知道这时候比较安全。 而陈凌是根据的猎人的经验。 听刘广利说,这个时间段,豺狼虎豹觅食结束后,就该那些小兽出来活动了,而黄喉貂这个季节的狩猎时机也大多在此。 建议陈凌挑这个时间段来蹲守。 果然,没等多久,‘沙沙沙’的动静响起,在嘈杂的蛙鸣声和凄凉的猫头鹰叫声中,一只前面光秃秃如大耗子,屁股后面背着一丛长刺的箭猪迈着小短腿走过来了。 它看也不看陈凌的方位,也不低头觅食,只是步履匆匆,专心致志的赶路。 很快就沿着土沟从北向南而去,留给陈凌一个满是长刺的屁股。 紧跟着,没过多长时间,大概有三四分钟过去,有野猪从林子里转到这条兽道上来。 先是一头个头稍大的母猪走过来,仰着鼻子在对着兽道四面八方嗅个不停。 后面才慢慢出现三头刚褪完黄毛,没挂上膘的瘦削的半大野猪,或低头嗅嗅,或抬头看看,跟在大猪后边慢慢走了过去。 野猪之后,是赤麂,也就是大黄麂子,像山羊一样的体型,头顶上生有短小的鹿角,独来独往,在地上嗅着走了过去。 然后是一头猪獾子。 猪獾子后面,又是一只刺猬,刺猬完了,是一只跑跑跳跳快速赶路的黄鼠狼。 后面甚至还有村里跑来的狸花猫和土狗相继出现。 这些小兽除了野猪之外,都是独自出现的,连那狸花猫和土狗也是。 它们应该都是刚出来觅食的。 它们从兽道上走过的时候,就像是人在走高速公路的时候一样,一个个不约而同的相继出现在这条路上。 而后有条不紊的,谁也不影响谁,各自都是快速从这里经过。 兽道,某方面就和山里动物的高速路差不多。 只不过有大路小路,大型兽道和小型兽道之分。 其中最特殊的是野猪,在大兽道和小兽道之间来回窜,它们还时常开辟自己的兽道。 不过今天野猪不是主角,不然那可就简单了。 好在陈凌左等右等,终于在快等到了凌晨五点钟,山林都出现稍许亮光的时候,等来了一只黄喉貂。 这只黄喉貂的出场方式看起来与黄鼠狼相差无几,拖着粗长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