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自己的兽道。 比如野猪。 它的兽道就有主次两种。 一种是主兽道,当地猎户们喊它,粪路。 意思是说最初的时候,在野猪经常走的主要兽道上,野猪粪随处可见。 这种就是野猪经常走的主要兽道。 这些粪路,一般在山垭,或者是平缓的山坳,又或者半腰处。 另一种是次兽道,是野猪四处找吃的走出来的兽道。 这些兽道杂乱无章,因为吃完一个地方,食物不够了,还得去新的地方找吃的。 就得经常换方向,走的兽道也不固定。 猎户们就喊它,杂路。 顾名思义,就是比较杂乱难寻,粪便足迹不如粪路多。 在粪路上,野猪的气味儿是最重,痕迹最明显的。 所以,有经验的,一般都是往粪路上下夹子,布置陷阱啥的,比较容易有收获。 而杂路,由于野猪经常换方向,说不定这几天它走不走呢。 没个准时候。 所以在杂路上下夹子,收获最小。 但很多没经验的人。 看到杂路上有野猪踪迹,野猪粪啥的,就误以为找对地方了,兴冲冲的过来下夹子。 最后往往是没有收获。 没有好猎狗和经验丰富的猎人带着。 冬天还好一点。 但在这个季节胡乱下夹子,那就是纯凭运气了。 所以黑娃能快速找出来七八条兽道,才被大家称赞。 就是因为这些兽道根据地形和野猪留下的新旧踪迹,对比相当明显。 主兽道也就是粪路,很容易就能从中找出来。 两拨人热热闹闹的下好夹子,再次汇合到一处。 这时候,有人就说了:“立献叔,你不是昨天丢猪了嘛,富贵叔家的狗这么厉害,你让富贵叔再给你找找,要是离得近,咱们就把它擒回来,这次咱们人多,也带着刀枪啥的,不怕。” 这话倒是在理,大家人多,带着刀枪,不仅不怕野兽,而且把大野猪制服擒住也好往山下弄。 实在不行,当场把猪杀了,把肉解了,每人背上一块肉下山,也不费啥事。 王立献和陈凌俩人一商量,就说可以。 于是陈凌再次把二秃子叫过来,它昨天找过一次,记得味道,让它在天上给黑娃带路,大家伙跟着黑娃就行,这样简单省事。 一声鹰啼,大伙便跟在黑娃身后,再次行动起来。 走了一段距离,陈凌突然呵呵一笑:“好家伙,这个方向,是往南山去的,这猪行啊,够机灵的,过了一夜,居然熘到南山去了。” “去南山上了?那这猪确实挺能的啊,这么会找地方躲,看来真是头大独猪了。” 王立献说道。 乌云山的三面大山之中,北山野兽最多,因为深处直通大秦岭,各类野兽会直接过来。 西山以前隔着野人沟,现在是山中湖,野兽会相对少一点。 只有南山,因为又隔了道老河湾,平时山上连野猪都少见,山上生活的都是些小野兽。 或许晚上,南山有时候,也会有狼啥的过去,但白天的话,南山的安全性是最高的。 而常在山里到处游窜的独猪,也就是离群大公猪,最清楚什么地方是安全地带,遇到危险,第一时间往他认为安全的地方躲藏。 “嗯,带着夹子,还敢跑这么远,这猪起码有一条腿废掉了。” “这样的猪留下的血腥味重,别说黑娃了,普通猎狗要是找,也非常容易就能找到,就是没黑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