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就赶紧跟着走过去,“咋了,老高,哪里有问题吗?” 老高是这次的工头,见他过来就指着已经建成大概框架的木楼道:“这楼外的空地,还有走廊的地面你还打算铺吗?” “铺啊,起码走廊的地面肯定得铺,怎么了?” “没啥,就是问问你,铺地面的话用啥来铺,洋灰、石子、还是青砖?用洋灰的话就是现成的,别的就不咋够用了,你这围墙有点长。” “嗯,我知道了,这地面现在就铺?” “不是,这不就快要到月底了吗,入腊月咱们这边就停工了,我想着你要是用水泥的铺地面的话那简单,要是用别的铺,就趁这段时间提前准备上,这样来年再开工咱们一口气就能给它干完。” 老高知道这位主家跟一般人的想法不一样,正常人现在谁在山沟沟里鼓捣这些啊,不过人家认识的全是有本事的人,给钱也痛快,就只能提前问清楚,商量好。 不然到时候不满意,他们还得返工。 他们不怕不给钱,就怕这里不行,那里不行的,返工起来太麻烦。 “用石头铺行不?就那种鹅卵石?” 陈凌想了想,问道。 “鹅卵石?就那些河底石呗?可以。” 老高点点头,心说果然想法跟别人不一样。 在当下,河底石这玩意儿可以说是最不值钱的石料了。 他是真没想到陈凌会想用这个。 这时就听陈凌又道:“鹅卵石铺走廊的地面,其它地方,树林里的小道还有楼外面,就还是用青石板吧。” “也行,青石板够用,河底石得拉几车。” 老高沉吟一下,往多说了点。 商定好,陈凌就准备去拉鹅卵石了。 这东西不用去采石场买,各处的河漫滩上多得是,一个地方不够,再多找几个地方就行了。 梁越民父子听说后也跟着来帮忙。 于是上午的时候,陈凌开着拖拉机,载着两人到处找石头。 等到中午,不仅鹅卵石拉回来满满两车,还拉了些奇形怪状的大石头,陈凌打算等农庄建成后,把这些奇石摆在农庄和林间的各处,也可增添点意趣。 拉完石头的第二天,果树也全部完成了移栽。 这时候也没几天就到农历十一月底了,天气越发显得冷了,距离农庄停工的日子越来越近,同时距离王立献家四妮儿定亲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这天把杂事忙完,陈凌就开着拖拉机,和王立献跑了趟王八城,拉回来一车房瓦。 这是王立献要买的,准备在女儿定亲前把家里屋顶上的旧瓦揭下来,全部换上新瓦,婆家人过来,看着好看点。 其实呢,在农村换房瓦是十分平常的事,住砖瓦房的,每到年底都会检查一遍房顶上的瓦片。 看看哪片瓦坏掉了,需要换下来补上新的。 这样的查漏补缺,俗称“拣瓦”。 今年陈王庄大多数人家是不用拣瓦的,因为都是洪水后翻建的新房。 只有王立献家的房子今年没咋受洪水的影响,房子没有翻建,房瓦自然也是没换的。 现在只剩一个来月就要过年了,女儿又要定亲,房上的瓦到这时候也该换了。 换瓦不是啥麻烦事,更何况王立献这个好把式。 于是往后两天,陈凌就让秦容先父子接过监工的活,他则是去帮王立献换瓦,两人一起忙活了不到两天时间,房顶上就全部换上了新瓦。 这些日子,受工程队和王立献的熏陶,各类的活,他做的是越发得心应手了。 陈凌觉得现在让他去当泥瓦匠,也可以充当其中的好手,再练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