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登上桥的时候,就见到桥的另一头,大舅哥王庆文已经步履匆匆走了过来。 后面跟着蹦蹦跳跳,彷佛不知疲惫的小丫头,还有吐着舌头,到处嗅着撒尿的两只狗。 “哥,我们回来了。” 王素素见到大哥激动得很,挥着手从牛车上下来。 陈凌也跟着下来,持着鞭子站在一旁。 “回来好,回来好啊,家里老早都准备着,全是新姑娘的东西,爹娘为这都盼了两年了,就为了等你回家……” 王庆文来到跟前,笑呵呵的对妹妹道。 然后又对陈凌点头笑笑,拍拍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 “你们给我来信,也不说是哪一天过来,还以为你们初一上完坟后就来的,头几天我真是吃了饭下了课就往码头跑,结果也见不到人影,让我真是一阵好等。” 王庆文在前引着路,下桥走入小镇,“我先带你们吃饭,赶这么远的路,肯定饿了,咱们边吃边说。” 陈凌跟着媳妇应着,不断打量这处古色古香的小镇。 一条青石板的老街,南北悠长,有的地方常年踩踏,已变得极其光滑,街道两旁大多数是古朴的明清建筑,小宅院、白墙黛瓦、乌漆木门,虽然透露着斑驳寥落,但绝对属于极罕见保存完整的古镇。 依山傍水,景致秀丽,陈凌心里暗暗想:怪不得后世称之为北方的江南小镇,即便现在还没发展旅游,大肆改造,这原本景观就够有那种江南韵味的了。 由于不是逢集的日子,两旁也没什么摆摊卖东西的,都是些平常的老百姓,出入走动,或和王庆文打招呼,话两句家常。 其实结婚前,陈凌来过这边两三次,那时候不觉得这里有什么特殊。 现在有了后世几十年的记忆,反倒觉得这个地方弥足珍贵起来。 让他惋惜的是,今年水灾的缘故,致使很多地方重建了,而且是彻底拆除。 没办法,现在这年代觉得自家的玩意儿不是宝贝,都一心想着盖上小洋楼才觉得气派。 越往镇内走,越明显。 陈凌欣赏着建筑风格,王素素则跟大哥说着话。 王真真这个小丫头不见大哥想念的很,见了又觉得烦,这时因为胡乱跑被王庆文抓到跟前一通训:“就知道胡闹,待会回家当着爹娘的面再不老实,到时候有你的好。” 把小丫头训的愤愤不平,抓起黑娃脖子上的毛发,指着王庆文的屁股小声念叨着:“咬他咬他”。 黑娃吐着舌头憨憨的看了她一眼,甩了甩毛发,跟没听懂似的,跑到前面在当地土狗面前耀武扬威去了。 它又不傻,自己人哪能下嘴咬。 “我们镇上是二七逢集,等过两天再来吧,别看比你们乡里地方小,这边走船的多,也很热闹。” 王庆文领着他们走进一家小馆子,号称码头八大馆之一。 顾名思义,拿手的就是码头菜。 马帮和船帮吃的码头菜,要的就是物美价廉,量大管饱,且多为下酒菜,这样的大鱼大肉一定要配二两小酒才够滋味。 不过今天要在天黑前回寨,填饱肚子稍微休息后,就要继续赶路,所以他们吃的并无特色,也就是简单的牛肉汤,泡了点油馍完事。 这样确实吃得快点。 吃完到风雷镇中学,已经有一大一小在校门前等着了。 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女子,穿着干净整齐,蹲在校门前一侧,和一个四五岁的男娃娃用粉笔在地上一边画着,一边说笑。 “嫂子,通通。” 王素素见到两人,顿时激动的喊道。 一大一小抬头看来,女人是个圆脸大眼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