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2 / 3)

朝会派细作潜伏在她身边,说明其并不甘心臣服于岚朝,这质子恐怕也是在等待。

文晏将自己的目光从他背影移开。

守门那人匆匆赶来,他将信件递回,“文姑娘请进,祭酒在劝诫阁等您,”

“好嘞,多谢,”文晏拎起裙摆,踏上石阶,往里走去。

她朝左侧看去,可见稍远处的朱窗内,有一群学子在诵读诗书,耳边可闻朗朗书声。

又往右侧看去,便可见明晃晃的牌匾——“劝诫阁”。

想来是这了,文晏脚步一转,朝右侧走去。她敲了敲敞开的门扉,朝里望去。

却又见那晋王殿下,坐在祭酒旁的椅子上,双臂搭于扶手上,自然下垂,闻见敲门声,他也侧头望向文晏。

再次对视。

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

“是周司业举荐的文晏吧,快些进来,”座上的老者面露慈祥,朝着门后的文晏招招手。

“是,是的,”文晏跨过门槛,站在桌案前。

“坐下吧,恰你二人都是今日来,便一同说了去,”祭酒手臂向下一挥,示意文晏坐下。

文晏点点头,仔细听着。

“国子监规矩众多,想必你们也知道,”

“按时登学,完成课业,是你们基本要做到的,还需注意同窗之间的友好相处,待会便与助教去上课吧,”

“这是你的学子服,”祭酒将那藏青色的衣服推至文晏面前。

文晏接过,低声应好。

“周司业命我多照顾你,你可在京城找到了住所?”祭酒关切的眼神望向了文晏。

文晏有些受宠若惊,回道,“已找到了,在城西,祭酒大人不用担心,”

旁侧的人耳朵微动。

“那便好,”祭酒将目光移到另一人身上,“晋王殿下,若是有不习惯,及时告诉老臣,”

对面的男人颔首,握拳在嘴边轻咳两声,“多谢祭酒大人,唤我思淮便好,不必如此拘谨,思淮会尽量不给您添乱子,”

“殿下真是折煞老夫了,哪有什么添乱不添乱的,殿下多注意身体才是,”祭酒接话,“那二位便去吧,”

文晏跟在男人身后走出劝诫阁。

助教在两人前面带路。

走进课堂。

上面是博士在讲学。

助教与博士示意,便将二人交予他。

“这位是琅朝晋王秦思淮,这位是保举的将军府文晏,往后与诸位一同学习,”博士简单介绍二人,便让他们坐在最后面空余的位置。

文晏自知身份不如秦思淮,便跟在他身后,挪着小碎步跟着。

这晋王殿下似乎患有隐疾,初见时就觉他面色苍白,方才祭酒还提醒他注意身体,连走路也这般慢,当初在学府时也听那些男同窗说过这质子,病弱如小娘子,看来不是空穴来风。

文晏也不急,慢悠悠地在他身后跟着。

忽地,男人脚步微顿,上半身转了个角度,回头望她。

文晏庆幸自己没晃神,不然就一股脑撞上他脊背了。

秦思淮的眼里带着探究。

二人已经踱步到空出的桌案旁边,文晏反应过来,他眼神似乎是在询问自己要坐哪边。

文晏嘴角勾起些弧度,指着靠墙的桌案,朝他微微颔首,脚下方向一转,便坐下了。

这晋王殿下人还怪有绅士风度的。

文晏没再看他,点了点前边同窗的背,低声问道,“这位同窗,博士在讲何处?”

“《尚书》中的五子之歌,”前面的是位男同窗,他回过头来回答文晏。

“多谢,”文晏回以感激的微笑,低头翻书寻找。

国子监所学速度是要比无涯学府快一些的,毕竟国子监从第一年便开始学习四书五经,而无涯学府在第一年则花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