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惠。” 时小艾点了点头。 不管什么市场,能够做尖做精都肯定有利可图。 而且做本也低,会少压很多资金。 时小艾不得不承认杨慧这一步走得很正确。 “你招了这么多工人,手续是怎么办的?没有人查吗?”时小艾又问道。 从进门去就关注这个问题了,这会儿终于问了出来。 杨慧冲她挤了挤眼,然后说:“你可别胡说,我哪儿招工人了?我可没招!这些都是我们厂子的股东,是厂子的主人,大家都和我一样是拿分红的。我又不是资本家,我哪儿敢招人啊!” 杨慧告诉时小艾,她这边招收的人入职前全部会和他们签好协议,都以缝纫机入股,算是厂子里的小股东。 之后他们的工资也好,奖金也好,对外说的名头全部是分红。 即便将来不干了,也可以称之为撤资。 反正,说来说去都不能承认是他们工厂的工人。 此时政府刚刚出台了个体经营者的招工标准,反正个体户现在雇工绝对不能超过五个人,这个是高压线,谁也不能越过。 时小艾想出的法子是挂靠在办事处的名下,而杨慧则采用了集体办厂的方式。 不管用的什么法子,总算是规避了这一条,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 杨慧说过了自己的情况后也追问了时小艾几句,最主要的是她居住的这个地方距离云和巷太远了。 平时根本不可能会有什么相遇的机会。 时小艾就跟她说了自己在寻找好的粮油供应的事情。 杨慧想了想说:“既然找不到合适的厂子,你为什么不自己想办法建一个?反正你都准备自己做粮店了,又不愁销路,自己建个厂不是更省事儿?” 时小艾连忙摆手:“我可没想建粮店,那哪儿是我能建的?是小卖部,小卖部!” 杨慧翻了个白眼:“我就一说。而且真开了油料加工厂,粮店你也可以供应的。只要质量好,他们也不会不收。” 时小艾被她说得心里一动。 说实话她之前根本没往这方面想,主要是时小艾以前,包括她以前家里从来没有人开过厂,这一块对于她来说是空白。 完全没有经验。 但是杨慧这么一提议,她忽然觉得好像还真的可行? 这段时间时小艾一直在跑市场,去了附近好多的大队,还有公社。 她知道无论是粮食还是油料云城都是不缺的,缺的是加工厂。 因为之前政府没有投资过这一块,云城没有大型的食品原材料加工厂,榨油厂都是各个村里或者公社自己搞的,搞的规模很小,很不像那么回事。 但如果真搞一个大的,专业的,其实油料这方面是完全可以供应上的。 而她又不愁销路。 供应和销售都没有问题的话,为什么不可以建工厂? 她仔细的想了想,然后还是摇了摇头。 “不行,不行,想建一个油料加工厂应该要花不少钱,我现在根本没有这一块的预算。” “你先建厂,等油加工出来了再开小卖部也行啊!你油真炸出来了,还愁销路?就算是不搞小卖部也肯定供不应求。” 杨慧拍了拍时小艾的肩膀:“听我的,现在啊就是要搞建设。只有搞建设才能赚大钱!而且,你信不信,你搞这种属于民生方面的基本建设,市里肯定会赞成,没准儿还能给你点政策倾斜啥的。” 杨慧的话说得时小艾心里又动了动。 她这边已经开始琢磨着要怎么去
第142章 动心(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