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金昭为巴结武次军,曾献重礼于乐贰,出于诚意,他顺带送上了那本金家独门秘卷,《破甲二十三》。 那是帮派存亡和门户立身的基础所在。 从此,乐贰和金昭,结成了铁杆同盟。 ...... 没人说得清魏文帝曹丕定江湖三品十二阶以前的江湖是个什么样子,就好像那时的人说不清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起码大魏尚书令陈群所分品阶,还是被大汉、大秦、骠越等世间诸多国家所认可的。 既然讲到这里,便要粗浅的谈一谈江湖和修炼一途。 花有百样、人有百种,每个人修行的道路不同、功法不同,对‘道’的理解亦各有不同。有些人是文学大家,但穷极一生,却终不能登堂入室,成为通玄高手,便是此理。 话说人在修炼之初,武人重体重招,气强外魄,炼谷化精,养成松胶之体;文人重心重悟,先不煅炼体魄之康健,着手即收放心而炼内修,文武修炼悟道的道路,可谓相去甚远。 大道至简,随着品阶越高,这种区分便愈发棱角分明。百年前通玄神境的吕布、郑玄二人,一人是武道巅峰,一人学贯古今,皆是重一道而登顶。 不过,随着岁月流逝,这种从一而终的概念愈发模糊,一些江湖儿女自知资质和机遇有限,究其一生都无法羽化飞升,遂讲求实用,选择入了致物境后文武双修或从修炼之初便文武双修,说白了,就是一边读书、一边练武,西瓜和芝麻,他们都要。 这样做的优点是,他们这些人可以在文武之间往复衡量,一旦发现自己不适合习文或练武,还可以立即转向另一路。而文武兼修所带来的的最大裨益,便是让他们这些人在江湖和庙堂里十分吃得开,大才者可以出将入相,中庸者也可以混一个文武双全的美名。 当然,也有一些江湖人对此嗤之以鼻,他们认为求道者当有始有终,于是,江湖上从此便形成修炼一途的两大方法。 至于境界的区分,陈群拟了一套简单易懂、清晰明了的昭文,其残缺手稿现存于宗正府文通馆,文章大意为约为: 一、武道根基,初境驱鸟,出拳灌风、出掌动水,凌空催拳出掌退鸟尺步,继而更其轨迹者,下下驱鸟境也; 二、气静如水、气动如流、气运成风、气散如星,集气息于一点,开奔袭流风而不退者,下中破风; 三、外有健体、内有定力、中有精气,拳脚一出而有百钧之力者,臂如熊虎而可倒拔粗松者,下上撼树也; 四、精足气旺、血气方刚,步履刚健、气力化食,以单手之力,阻奔腾之健马,卸其力而倒推者,下巅倒马也; 五、有脉之位、无脉之道,任督通畅,拳可绝精钢之甲,刀可破七尺冰川,力猛势威,中下卸甲境; 六、锋出芒涨、势冠三军,静若低山、动如雷霆,以巧力横推入土七尺之墓碑,而碑不损其根基者,中中推碑境也; 七、力用不竭,气用不枯,念用不散。集全身之力,一击透两丈城墙而不伤己者,中上破城境界也。至此,武人可心生一念、驾驭妙术,心息巧合、神气相融,外感宇宙、内结金丹,可谓初窥天道; 八、始克穿尽世事,明心见性,使物得穷其理、学得克其道、法得悟其根,一梦开万莲,中巅致物境。此为文人初境、武人天堑,入此境者,文能移丘平陇、武可开源截流,玄妙万千; 九、一息尚存,念念不断,却疾延年、寿增无量,纵仅三尺微命,亦可再造扭转,上下长生境。入此境界者,文可花甲之年而发不白,积智所为无不成,洞照四方。武得金刚之躯而意不坏,积力所举无不胜,周遍无碍; 十、识无空法、洞观无碍,目动则心动,心动则神动,神动则天动,花草可为利刃、土木可为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