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悔。 能做到这一句,不论富贵与否,但每个人都会打心眼里佩服你。 司马光被贬至洛阳后,书局幸有范祖禹,郭林二人这才没有解散,资治通鉴的编写工作这才能够继续。 而统筹的人则为司马光。 司马光治史也很有一套。 司马光说他编资治通鉴的要领是‘宁失于繁,勿失于略’。 也就是说宁可让人觉得你写得啰嗦,也不可以让人觉得你写得简略。 如何‘宁失于繁,勿失于略’呢? 司马光先编一个目录,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这个目录是按照年月日来编排。具体到每年每月每日发生了什么事,都要事无巨细地写下来,然后按照日期先后排列事件顺序。 将所有事件按日期罗列后就是编写内容,就是对丛目中史料进行筛选,若遇到冲突的史料,则判断分析将自己认为正确地写下,同时将冲突的地方放在一旁备注。 这两步都是由郭林,范祖禹负责。 而最后一步就是定稿,此事由司马光自己完成。 修史不是全史料,也要有自己的私货,孔子修春秋也是以微言大义使乱臣贼子惧。 所以最后的定稿司马光一人为之,不假手于他人。 能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写一部巨作,可知司马光三人之力耗费了多少尽力。 后来黄庭坚看见司马光仅书稿就堆了两间屋便由衷地赞叹,修史者的心血也都在这部鸿篇巨着之中了。 然后来者却能从随意翻阅中获益匪浅。 凭此司马光真不愧和太史公并列的‘两司马’。 故范祖禹和郭林谈及这部资治通鉴的时候,脸上都显露出这部史学巨着定可以让他们名留青史的自信来,即便如今这资治通鉴还远未至完工定稿制时。 哪怕这份名声或许要他们死后很多年方能得到,但他们都觉得为此付出一生的辛勤努力也是值得的。 章越对此深表认同言道:“若我不为宦,则当为修此史书尽一份绵薄之力。” 范祖禹,郭林都知道司马光当初曾请章越出山修资治通鉴。 但却给章越拒绝了,却推荐了他们。 章越还记得他当时对司马光说,立德太虚,立功太难,还是立言容易,不用考虑身前身后人如何评价,不必看权贵脸色行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将毕生才智心血都奉献给后人。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他还是身体很诚实地选择了‘立功’这条路。 对司马光荐举自己入书局,章越还是心存感激地当即提出了拜访司马光。 郭林,范祖禹二人闻言都是惊喜。 此事还是颇为忌讳。 因为如今当朝宰相是王安石,司马光身为王安石头号政敌,章越却与他往来还主动拜见,这分明触了王安石之忌。 王安石是圣贤,但仅限于他在平日的时候,一旦他坐上了宰相那个位子便不是圣贤。 没有哪个宰相会容忍有官员与他政敌往来。 不过章越觉得做人不可以太势利(你王安石不可能一辈子在那个位置上)。 当下章越与郭林,范祖禹一并去拜访司马光。 洛阳园林为天下之冠,比汴京的园林还有名。司马光的园林建在尊贤坊,名为独乐园。 就是‘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的意思。 往洛阳随便一打听都知道司马光独乐园的所在,还有一处同样有名的是安乐窝,那是邵雍的宅子。 不过这邵雍这安乐窝也是司马光出钱给他买下来。司马光本是要赠给邵雍的,邵雍却不肯收。 邵雍当时说,名利不可兼得,我本不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