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苏轼,章越的文章各有所长,三等所取哪一人都难称公允,至于苏辙出言狂悖,应作罢落。” 司马光道:“启禀陛下,臣与胡考官所见不同。章越,苏轼都是年少博闻多识之士,制策之中皆是辞理具高,绝出伦辈,言及当世时务亦是入木三分,但二人所言一在于恪守儒法,一人则在偏重法家。以臣之见,还是取圣人之教。” “至于苏辙文章虽是急切,有不逊之词,但取了他,正显圣主包容四海,纳谏用贤之意。臣以为不仅应取了此人,还要置为三等,以励士风。” 杨畋亦道:“苏辙言辞激烈,不过陛下若是包容了他,再命史官记录于册,编入国史,此臣等以为反而是朝廷的一件盛事,千秋万代都会颂扬陛下的仁德。” 蔡襄,范镇都是反对,认为不该去苏辙。 不过赵祯道:“几位卿家所言朕已知道了,朕素来是闻过则喜,知过不讳。至于一时功过,也不是一个读书人几句话可以定夺,日后还是要交给史家来书之。” “苏辙这子倒是很有才气,不可埋没了,不过置为三等太过了,四等即是。” 赵祯金口御断,最后在苏辙卷子上亲笔写了一个四字。 最后赵祯的面前剩下苏轼,章越的卷子。 赵祯笑道:“这二人都是当世奇才,取了一人为三等,即是贬了另一人,朕实在于心不忍。只是两府那边闹得甚大,似怕朕给了两个三等,将制举之典便得滥了。” 赵祯拿起苏轼的卷子道:“苏氏昆仲兄弟二人甚佳,兄长文盖当世,弟弟词锋无双,取之可显文章矣,日后也是段佳话。” 这时胡宿道:“启禀陛下,臣听闻章越也有一位兄长,也是了得,其才不逊于苏轼苏辙。” 赵祯讶道:“章越也有个兄长,朕为何没有听说过?” 胡宿道:“坊间相传,嘉祐四年进士第五人章惇,正是章越的亲兄长,之时后来过继至苏州章家。” 赵祯闻言笑道:“章惇章子厚,朕记得。” “他殿试文章文词锋芒毕露,弟弟则是长在见事,这兄弟二人倒有趣,他日皆为社稷之臣。甚好,甚好。” 众官员见官家似对章惇也印象颇佳。 苏轼,苏辙兄弟二人,那边是章惇,章越两兄弟。 最后宋仁宗题笔在苏轼与章越的卷子用御笔各自书写下一个字。 几位考官当即上前捧卷然后退出便殿。 其实三人的卷上都是糊名的,但考生只有三个,三人的文风又是大不相同,所以不用拆名一看即看出谁是谁的文章。 胡宿拿到苏轼的卷子,当今上面天子亲笔书了一个‘三’字。 众人心想,果真圣意在于苏轼啊,又看至章越的卷子,顿时众人一震。 但见章越的卷子上赫然用朱笔写着仍是一个‘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