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苏瑾宁后,笑着对她说道。 能不印象深刻嘛! 就是这个女娃子找到了一处风景绝美的世外桃源——老鸦沟。引得他连连遗憾,至今还不敢跟县太爷周维生讲呢! “徐爷,哪里遭了灾呢?很严重吗?” 苏瑾宁笑着问道。 “庆安府池河县,全县绝收!老百姓的日子可咋过呀!” 徐爷叹息一声。 池河县是大顺朝的边陲小县,蝗虫过境的时候,所到之处颗粒无收。 当地县衙为了不让蝗灾范围扩大,把蝗虫消灭在池河境内,狠心地烧掉了所有的庄稼,最终蝗灾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是池河县去年种的冬小麦,冬水稻却全部绝收,池河很快便会陷入缺粮的窘境。 顺元帝萧天则带头削减开支,支援池河县。 很快地,各地便自发地组织大家捐款捐物,共同帮助池河人民挺过灾难。 襄陵县也不例外,周县长派了人手分散到各个乡镇进行募捐。 “哦,大家一起渡难关!,徐爷,我这里有一张百两银票,您登记一下吧!” 她说着,从兜里掏出刚才程子银给她的那张银票,递给徐爷。 徐爷大吃一惊,没料到苏瑾宁出手这么大方。 他们在这里呆了半天了,老百姓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有捐一文两文的,也有捐十文八文的,最多的人家捐了一两银子。 而苏瑾宁一出手就是一百两,太让人惊奇了!她捐钱的时候也不知道和爹娘讲过没有! “宁娃,你怎么捐这么多!快拿回去吧,捐上十来个铜板就行咧!这银子还是装好,以后家里有困难的时候拿出来用吧!” 徐爷坚决不收她的银票,好心地劝阻道。 “徐爷,这一百两银子是今天偶然间得来的,算不上是我的,所以我把它捐了,求个心安,您就收下吧!” 苏瑾宁又把银票塞到徐爷的怀里。 徐爷大为震动。 这女娃子也太有原则了吧,一百两银子竟然不眼红,说捐就捐,一般人哪能做得到呢! “好咧,那我就收下了!这边登记一下,报上你的名字!” 捐一文两文的不用留名字,捐一百两的说什么也要把名字留下。 “就写无名氏吧,行不行?要是真写我的名字,那往后我哪里还有安生日子过嘛!” 她开玩笑道。 徐爷想了想,还真是的。 一个农村的女娃娃,给素不相识的池河县捐了一百两银子,那么她认识的人,亲戚朋友之类的,肯定会认为她是个有钱人,就会找她借钱,要钱。 不给的话还要找她闹…… 到时候,她的生活肯定会大受影响…… “好的,那就不登记名字了!” 徐爷痛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杨大海也是大为震惊。 刚才在沁香楼,苏瑾宁收程子银一百两银子的时候,他内心觉得不妥,觉得她太爱沾小便宜了。 没想到,苏瑾宁却这么大方地把钱全部捐了! 扪心自问,如果他手里偶然得到一百两银子,他会不会捐出去呢? 答案是他舍不得。 最后可能只会象征性地捐一小部分出来,以求得心安,剩下的则用于家庭的各种开销,甚至作为体验外面多彩生活的本钱。 没想到宁娃的格局这么大,他不由得对她更佩服了! 苏瑾宁捐了一百两银子后,心里仿佛卸下了重担
第117章 苏瑾宁给素不相识的池河县捐了一百两银子(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