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小路,若是下个雨更是一片泥泞,真让他去住了那些地方,指不定一下雨,就给她罢工,他又不是她手下的人,还不好苛责。 于是乎,君辞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应无臣的下人在子一的带领下,鸠占鹊巢,瞬间把他的东西在她的主帐给塞满。 原本空落落只有一个案几,一张床,一个木施的营帐里,这会儿多了不少东西,除了书柜,琴架,书案、衣柜、还多了两张屏风…… 这些大件旁边还置了高几,摆了精致的花瓶,插上了花枝,书案上也有精致的香炉,飘起了袅袅白烟,一股清冽的幽香充斥在帐内。 “这是你所书?”子一等人在布置帐内的时候,应无臣已经在她的案几后跪坐下,随后翻开了书写的书册。 君辞伸着脖子看了眼,本就是要给他之物:“这些便是我需要九郎君为我传授之教。” 倒也不全然是为了离军才把应无臣请来,中护军真的是自有人和名头,军中之人半点卫军之德都没有。 军队,除了军纪与武艺,还需得军官具有将领的学识。 如何练兵,如何布阵,如何学技,作战如何攻防,行军如何择地立营,如何视察敌情…… 这些他们一概不知,哪怕是秦啸在这一块儿也是薄弱。 君辞只得一切从头,先把这些灌输给他们,再由他们自己总结驭下。 她把自前朝起到战国之时,她认为特别有针对性的战例都列举出来,每一场战例的输赢缘由,起因都标注出来,让应无臣讲给他们听。 如此就像是听着故事,也不似在族学中学识那般枯燥与晦涩。 “君家阿妹,心思巧妙。”应无臣都看得眼前一亮,忍不住浏览起来。 他也是熟读兵书与《史记》之人,这些都了然于心,但从未是这个方式去重温,有些细节,就连他研读的时候都没有注意。 只可惜,君辞时间有限,书写得很粗糙,也没有书写出几场,应无臣看得意犹未尽。 等他看完,都已经是日落黄昏,君辞早不知何时离开,又去了何处。 子一见他合上书,松了口气,忙上前道:“主公,今日周四郎……” 周成略被君辞堵了经络,应无臣答应要好生利用这事儿,一直派人盯着,半个月内都是伺机而动,若是半个月还未寻到好时机,就只得制造时机。 索性周成略没有让他们去制造时机,今日自寻了死路。 “倒是巧了。”应无臣微微一笑。 “什么巧了?”君辞恰好提着食盒走进来,放到案桌上。 应无臣的目光落在食盒上,这是京师最好的食肆提供的食盒,她的额头上分明还有一层薄薄的汗渍,这是特意为了他打马入城,赶在城门关上之前,提了吃食归来。 她明明对他的精细颇有微词,却还是在处处迁就着他。 “我带了厨子,借用军中炊火便是。”应无臣道。 “九郎君今日第一日来,我自然要好生款待。”君辞将里面的饭菜摆出来。 盘中的菜肴依然精致,好似放入之后就再无半点晃动。 应无臣清寂的眸底浮现一缕缕笑意,他接过君辞递来的箸与盛满米饭的碗:“不负君家阿妹所托,今日周四郎与元三郎去角抵,与人发生争执,形成混战,周四郎被误伤,吐血昏厥。” 君辞刚从城内回来,不过她就去买了一道吃食,来去匆匆,没有去打听什么,竟然不知道。 “元三郎?”她敏锐捕捉到这个称呼,“元铎之子。” “正是。”应无臣含笑颔首。 君辞乐了:“那可真是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