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书花销走公账,本来就有失公允,所以平日里的钱财都要清点清楚。
否则家里就要出乱子了。
别看张氏和王氏在厨下忙活,指定在留意此事。不掰扯明白,就是祸根。
杜长兰调了一下抱孩子的姿势,从怀里摸出一个红包:“我今天在镇上遇见崔二了,他给蕴儿的见面礼。红包里原有六钱银子,点心也是崔二给的。”
杜老爹心里松了口气,还好还好,不是长兰这小子从读书花费里扣下来的就好。
他当着大儿子和二儿子的面打开红包,里面还剩四钱四十七文,倒是对上了杜蕴身上新衣的价钱。
只是杜老娘心疼坏了,自家去扯棉布做身新衣至少便宜几十文,长兰真是不会过日子。
杜老爹收起红包,对杜长兰道:“你花钱大手大脚,这红包爹帮你拿着。”
杜长兰无所谓笑笑,朝门外道:“进来。”
杜成礼走前面,摸着脑袋嘿嘿笑。
杜长兰朝桌上点心抬了抬下巴,道:“夏日里存不住东西,把点心都分分。”
崔遥自觉理亏,所以买点心时尽挑着细腻可口的拿,共有六种。估算下来差不多两三钱,加上红包,小一两银子了。
杜大郎和杜二郎对视一眼,心道长兰的同窗可真阔绰。
小辈们不懂这些,他们眼也不眨的盯着八仙桌,橙黄色的光焰下,点心散发诱人模样。
杜长兰有一下没一下拍着儿子的小背,“爹娘是长辈,爹娘先挑。”
杜大郎和杜二郎连声附和:“长兰说的是,爹娘先挑。”
成礼几个小辈也跟着应声。
杜老爹瞪了杜长兰一眼,但心下却十分受用,老两口挑了两种淡口点心。
然后轮到大房和二房,杜成礼三兄妹撺掇他们爹拿荷花酥,二房选了金丝卷,都是油酥类糕点。对肚里没油的人来说都是好东西。
八仙桌上只剩下红枣糕和百合糕。
杜大郎和杜二郎面上有些热,他们把好东西挑走了。
杜长兰不甚在意,他拣了百合糕,剩下一包红枣糕当场分了。
杜老娘眉头微蹙,但目光扫过杜蕴又止了声。
本来杜长兰念书,大房和二房就有微词,如今杜长兰还捡了一个拖油瓶,三兄弟之间的矛盾就更大了。
除非杜长兰不念书,立刻去找活干。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杜长兰了解了他现在处境后,只用两三息时间就对自己此世的未来做了规划,继续念书,将来走仕途。
这个时代,钱财在权力面前轻如鸿毛。
正好他穿越前闲着没事儿研究古代的科举史和官场制,所以杜长兰对此不但不陌生,反而十分熟稔。
晚饭后,众人各自洗漱回屋。
大房和二房屋里说起了悄悄话,“不过一包点心就把你收买了,养个孩子不知道要多少包点心的钱。”
张氏越说越来气,她生的是长子长孙,结果成礼都没有送去念书。
杜大郎不吭声,后面被张氏捶烦了才闷声道:“那你说怎么办,把蕴儿赶出去还是丢山里?”
张氏噎了一下,梗着脖子道:“蕴儿好歹是个小子,总有人要的。之前还有拍花子到处拐孩子呢。”
屋内静默,月光透过四四方方的小窗户洒进来,张氏看着那一小片亮处,轻声道:“长兰这么年轻,他之后还要娶妻生子,还会有好几个孩子。”
……
“爹不要丢下我,蕴儿很乖的,吃的少少的……”木板床上,小孩儿跪坐在杜长兰身侧,掰着手指数他的优点。
杜蕴不傻,反而还很机敏,他明显感觉到杜家其他人对他的抵触。
这个家里,他能依靠的只有杜长兰。
之前逃难的日子给杜蕴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如今他最亲的娘亲已经病故,天大地大,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