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1 搞不定老子就去搞定儿子(2 / 4)

/br>
罗斯福当年正是参考南部非洲的方式,才带领美国走出大萧条,杜鲁门自然也有样学样,有现成的经验为什么不参考呢。

“不会到那么严重的程度吧――”罗克并不认为这一次的经济危机堪比大萧条。

这个问题也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美国来说,这一次的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害即便不如大萧条,也不遑多让。

南部非洲可是两年多以前就开始对经济进行调整,将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尽可能控制在最小程度。

考虑到南部非洲和欧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接下来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欧洲国家的战后重建上,这样一来南部非洲不担不会在接下来的经济危机中遭受太大损失,搞不好还能因祸得福。

虽然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事听上去不太地道,但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在这个问题上罗克是不会手软的。

手软当然不是宰起欧洲国家来不手软,而是在援助上不手软。

问就是双赢。

“我并不是危言耸听,南部非洲的情况可能比美国更好一点,在美国,经济危机事实上已经开始了。”杜鲁门心急如焚,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大考。

随着战争结束,欧洲国家对军事订单的需求急剧减少,很多尚未交付的订单甚至直接被取消,给美国相关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定金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订单的损失,可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肯定是赔钱的。

放在以前,军工方面的订单不愁下家,定金说不得都能赚两份,反正保质期动不动就几十年,不用担心商品过期。

两次世界大战将欧洲彻底打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国家会轻言战事,那生产出来的商品卖给谁?

关键还不是这些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而是因为对未来的悲观导致大量企业裁员,工人失业,失去收入无力消费,这才是大问题。

所以杜鲁门这一次来南部非洲,两个目的并不冲突,援建欧洲和经济转型从根本上来说是同一件事,只要罗克同意和美国保持一致,那么就是杜鲁门最大的政绩。

罗克肯定不会松口的。

还是那个老问题,蛋糕就这么大,南部非洲想多切一块,美国人就不够分了,谁会嫌钱多呢。

所以罗克想尽一切办法挑起美国政府和美国私人企业之间的矛盾,这不算趁貌∫你命,最多是落井下石。

“我记得两年前就有经济学家在报纸上呼吁重视这个问题,你们难道从来没有关注过吗?”罗克表现的并不是很关心。

罗克是南部非洲首相,美国人的死活,关罗克什么事?

至于经济学家和报纸――

罗克当初顶着压力要求企业转型,肯定是要通过不同渠道吹风造势的,经济学家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作用了,听不听是一回事,说不说又是一回事。

不教而诛谓之虐,南部非洲联邦政府要是连个招呼都不打,那相关配套企业就要倒霉了。

罗克先让经济学家和报纸吹风,聪明人自然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不聪明的家伙不用管,凭借运气赚的钱,最终还会因为投机赔出去,市场上每天都有很多人破产,有些人是倒霉,有些人就是活该。

“你不能在企业一帆风顺的时候,要求企业为了未知的风险减少利润,这不符合经济规律。”杜鲁门也是没办法,要求美国企业家有理智是不现实的。

有些企业就是赚快钱的,不能要求他们有太长远的规划,生意好的时候一窝蜂往里冲,生意不好的时候干脆关门大吉,工人有没有失业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南部非洲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