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说得也是事实,南部非洲远征军很少在战场上实验新武器,像德国那种边用边改,效率确实高,可也是对士兵的不负责任。 “火箭,V2火箭——”托尼·安德森的镜头里出现了V2火箭的身影。 火箭发动机就这点不好,跟水雷一样,在空中飞行的途中,发动机会有明显的尾焰和气流,很容易被发现。 连托尼·安德森都能看到V2火箭的尾焰,飞行员们自然也能看到。 一架南部非洲喷气式飞机和一架“猎豹”,同时向V2火箭迎上去,希望能用机炮将V2火箭击落。 这也不是不可能,昨天就有一枚V2火箭被战斗机击落,飞行员估计能吹一辈子。 这当然也跟V2火箭的性能不够先进有关。 击落火箭这种事,不是随便某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除了技术绝佳,更多靠运气。 这两名飞行员的运气不太好,都没有击中目标,V2火箭成功突破层层防御,向鲁登道夫大桥直飞而来。 然后就掉落在距离鲁登道夫大桥差不多300米的河面上。 300米已经不错了,德国人还没有将精确制导炸弹跟V2火箭结合到一起的能力,真是万幸。 “这已经是第几枚了?”雷震感叹,德国人真能撑。 “第11枚——”托尼·安德森心细,跟夜视仪相比,V2火箭的价值更大。 V2火箭的性能也不怎么靠谱,精度不高不说,昨天还有一枚V2火箭根本没有爆炸,直接落在来茵河里。 托尼·安德森将这个情况向巴顿汇报之后,巴顿表示出了对这枚火箭极大的兴趣,现在河里还有几十个人正在忙活呢,希望能把那枚没有爆炸的V2火箭捞出来。 雷震不关心这些小事,一门心思把重型坦克送到对岸。 鲁登道夫大桥的结构受到严重破坏,重型坦克无法通过,想把重型坦克送到对岸,只能靠浮桥和拖船。 那种简易的浮桥还不行,同样无法承载数十吨的重量,得用那种很多个小船组成大型拖船,才能把重型坦克送过去。 这对于南部非洲远征军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昨天第一座拖船组成后,工兵已经进行了一次实验。 结果很糟糕,拖船行驶到来茵河中心时,因为水流湍急,搭载的虎式坦克位置发生移动,重心偏移,最终落水,幸运的是当时坦克里没有乘员,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今天是第二次尝试。 在两岸数百名工兵和坦克手的注视下,驾驶员将虎式坦克小心翼翼开上拖船,一群工兵蜂拥而上,使用工具将虎式牢牢固定在拖船上,然后所有人员撤离。 旁边一座已经搭建完成的浮桥上,数百名远征军官兵正在快速通过。 不远处的鲁登道夫大桥上,一队装满军用物资的四吨卡车正在小心翼翼的行驶。 桥面上的破洞经过工兵的紧急修补,现在已经可以勉强使用。 纵然如此,所有卡车在通过的时候,司机都很谨慎的打开车门,一旦通过途中大桥断裂,那么这些司机有更大机会逃生。 雷震身边,数千名远征军官兵正在休息,等待过河参战,他们都来自第61师,一个小时前刚刚抵达。 对岸的雷马根镇,先期抵达的远征军官兵正在紧急构筑阵地,等待迎接德军的进攻。 更远处有隆隆炮声传来,那是德军的先锋部队,正在和南部非洲远征军的外围部队交火。 远征军工兵还是可以信赖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拥有此时少有的大学学历,对于工程建筑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经历过一次失败后,工兵们再接再厉,终于将这辆虎式坦克成功送到对岸。 “很好,我们过河——”